观电影《戏台》有感
(2025-08-19 14:39:18)
标签:
影评随笔 |
刚刚打进京城的洪大帅为取悦是戏迷的六姨太,临时决定当晚去“五庆班”包场看京剧名角“金啸天”演《霸王别姬》。看似一个平常的决定却在五庆班戏园掀起阵阵风浪,闹得人心惶惶,甚至妄伤人命。
影片中众多悬念的设置和展开都来自于的洪大帅清晨的“一念之差”。他这天一改往日的出行惯例,不去“窑子”,去“园子”。这一临时动议 却牵一发而动全身,给众多人物的命运带来了过山车一般的震荡,甚至因不满洪大帅武断包三天戏园的地头蛇“八爷”,还被洪大帅一枪毙命,死在戏园!
这天早上,洪大帅心血来潮去戏园“微服私访”。开启了整个影片误会叠出,笑话频发的模式。当他独自进戏园后台化妆间看稀奇,正巧遇见给演虞姬的小桐送早餐包子的伙计、绰号“大嗓儿”。“大嗓儿”属资深“票友”,他看见一普通老头在他视为很神圣的艺术殿堂东摸西瞅,本能的呵斥洪大帅,“别乱坐、乱摸”,“大嗓儿”的家乡话让军阀感到亲切和好奇,他于是将错就错,以家乡人的身份请求他为自己唱上一段,这一唱不打紧,立马让军阀决定,今晚就是你这个“楚霸王”上台了,去他妈的金啸天!于是新的悬念出现:金啸天怎么办?这边厢侯班主、吴经理还在为晚上要登台的“楚霸王”金啸天因小妾私逃而痛苦,寻死觅活导致昏迷而焦急!殊不知拍马屁的“徐处长”已接洪大帅的命令来强行安排换角一事,侯班主、吴经理本想拒绝,但看见已死在戏园的“八爷”只好屈从,于是二人一边一拳打昏刚要苏醒的金啸天,一边又哄着“大嗓儿”今晚务必上台。
似乎一切都按平了,晚上演出正式开始,但当台上的楚霸王要拔剑自刎时,坐在台下看戏的洪大帅发怒了,他一声枪响,戏场顿时空气凝固,不知要发生什么事?他带着哭腔强迫楚霸王不能死,要过河!这可给侯班主们提了难题:
如果说因为洪大帅要看戏包场,逼着戏园违反规矩把已卖出三天的演出票全部退给观众已是破坏戏园的“规矩”和名声了,其后,洪大帅又异想天开的指名要“票友”代替名角上台,更是荒唐,但迫于军阀的淫威,侯班主也咬着牙违心答应了,但眼下,洪大帅居然要求改剧本,这简直就是要侯班主的命了!别说照祖宗规矩惨淡经营的侯班主、吴经理心理上过不了这个坎,那一班跟着戏园子吹拉弹唱的艺人们也想不通,更不消说,视艺术为生命的演虞姬的小桐更是气得罢演。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好在洪大帅烟瘾犯了,让侯班主一干人争得一喘息机会,侯班主在坚持艺术和争取活命的二选一中,只得选择楚霸王“过河”的改编。侯班主们在好不容易做通了所有人的工作后,也是洪大帅过足了烟瘾重新坐在台下,期盼着按他的意图改编的楚霸王上台,却不知,在后台的假楚霸王“大嗓儿”被苏醒过来的真楚霸王“金啸天”又一拳打晕后上台唱戏了,真楚霸王不知剧本改编一事,自然按照老剧本演,当他不肯“过河”要拔剑自刎时,全场台上台下,戏里戏外的人的心又提到嗓子眼了,都不知军阀该怎样发威,这时,只听外面传来一声炮响,新军阀蓝大帅打进城了,洪大帅也管不了过不过河的问题,逃命要紧,全剧结束。
设置悬念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很重要的艺术手段,它对推动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性格、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组织得好,解开悬念就像解多米骨牌一样,推到一块其他的也应声而倒,悬念设置不好,就会东一个西一个,游离主题之外。尤其是《戏台》悬念设置符合人物性格,不是为了悬念而悬念。比如军阀突发奇想让“大嗓儿”登台,就是基于多年在外打仗,想念家乡,突然听到家乡人讲家乡话,感到亲切亲近的心理状态,再加上整天身边都是唯唯诺诺的下级,突然听到有人把他当普通百姓的呵斥,感到一种角色改变带来的新鲜感,所以想利用自己的权力恶作剧一番。正因为这个“换角”关键悬念的设置,对推动情节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戏台》的悬念设置即扣人心弦又引人入胜。
这场闹剧看似是因一个又一个的误会而串连而展开,因此而闹出一个又一个的笑话,实则是强权武力的代表洪大帅在主宰,他的喜怒哀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剧情的走向、人物的命运。洪大帅每一次的“起心动念”都颠覆了按照老祖宗规矩经营“五庆班”戏园一班人的认知;都严重的亵渎了他们心中神圣的艺术。无论是军阀威逼着戏园改规矩,把已经提前卖出三天的由金啸天主演的“霸王别姬”全部退票,改由军队包场三天,还是突然换角要“大嗓儿”演楚霸王,甚至在演出中途发怒叫停,要求改剧本,都是给戏园、演员出难题,并且提的要求一次比一次升级,把戏园一班人逼得无路可退,在军阀的强权枪口下,所有做人做事的规矩准则统统为生存让路,影片的主题自然显现:如果我们的生活在强权的主宰下,将多么可怕:强权下无真话;强权下无真相;强权下更无艺术。当下为什么一些电影、电视剧观众不买账、不愿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说教多,主题不是自然显现而是剧中人物硬塞给观众的。而且严肃的主题可以通过一个又一个误会造成的笑话告诉大家。虽然笑话一个接一个,但观众的笑却是一种揪着心的笑,因为不知道洪大帅哪个时候又要发淫威,强权的阴影笼罩着戏里戏外。这就是《戏台》的艺术感染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