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舒婷的故事(之二)

(2007-05-27 12:18:05)
标签:

舒婷

分类: 我的随笔My essays
舒婷与孩子们在一起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舒婷的故事(之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舒婷的故事(之二)

 

人一旦出名了,跟他相关的故事自然多起来;作品一旦出了名,同样会生出许多故事来。那天,在海边,舒婷给大家讲了一个跟她的诗歌有关的故事;故事跟下面这几行诗有关: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舒婷的故事(之二)

舒婷在小学里


 

凡是有高中文化水平的,恐怕都知道这是舒婷《致橡树》中的诗句。

舒婷的儿子上高中时,他的语文老师要给全班“讲解”这首诗。这位老师自然比全国的所有高中语文老师都有资源上的优势,因为该诗作者的儿子就在该班;换言之,该班有个学生的母亲就是该首诗的作者。

于是,该老师便请该同学“带家长”(舒婷),请舒婷到该班来现身说法,解读《致橡树》。作为家长的舒婷自然没有违背她一贯的做法,没有赏脸到场;于是,这位老师便自己开讲。

这位老师很善于启发学生。当讲到“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时,他便让同学们发表对这两行精彩的诗歌的看法。其中一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他对舒婷的儿子说:“这两行的确写得不错。不过我要问的是:每一阵风过,你的爸爸、妈妈才‘互相致意’,那么,如果没有风怎么办?如果没有风,你爸爸妈妈不憋死吗?”

全班哗然,全班哄堂大笑!

 

这就是“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孩子如何去“欣赏”诗歌的!

 

舒婷的故事讲完了,众人皆大笑,只有舒婷像她平时讲完一个笑话之后,嘴角挂着微笑。她总是有那么多的故事,她的故事总是那么有趣。讲笑话的高手往往是:笑话讲完了,别人大笑,自己不笑;讲笑话最蹩脚的是,别人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自己都已经笑得直不起腰。

......从这个小故事里,我们“见”到一个在阅读当中很难感受到的舒婷。

 

本博客相关连接:

 

《期待着舒婷的到来》

 

《怀 念 钢 笔 时 代----想起我所翻译的《傲慢与偏见》》

 

《一堵墙从我体内砌了过去》(中英对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