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京大审判》& 九一八

(2006-09-18 21:20:32)
分类: 1_3_1_4
前天晚上,打气精神看完了《东京大审判》一片,当时已是子夜,夜深人静,但令人彻夜难免,那种思潮翻滚的感觉,就象是过于饮用咖啡和茶。是受影片的故事情节而致,还是这段历史的再现,自己都难以道明。的确,它带给了我更多沉重的心情。
 
电影再现了东京大审判的前前后后,最终正义压倒邪恶......
观看本片如果没有一点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国主义的情节,本片是没有什么太多值得多渲染和圈点的地方,类似的美国大片看的也不少,手法上大同小异。但正是因为这特定的时间。特点的环境和特定的历史事件,以及这段令无数中华儿女倍感耻辱的历史,使我们天生的助长了一种爱国主义情节。上一代人是这样,下一代人亦是如此。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这段充满腥风血雨的岁月为我们所有烙着“中国”二字人的共同历史,它时刻在提醒着我们“人弱受人欺,国衰被国辱”。无数仁人志士正是在这样的浪潮中觉醒,拯救了中国,重建了新中国。如今我们国家强大了,我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以其独特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无数国际舞台上扮演着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角色,这是今时今日的中国,也正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国度。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饱含广泛涵义的带有社会责任色彩的话,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我们不仅要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无忘关心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今社会的和谐体现的不仅仅是人与人,国与国的和谐,还包含人与自然界,人与生物界的和谐。中国以其包容的心态在世界各国建立它的裙带关系,始祖创造的汉字也逐已成为世界热门的语言和工具之一,中国的声音不断在世界的舞台上响亮起来,这是祖国兴旺的直接表现。一位历史学家分析,若一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得利于这个国家的兴盛和文化的崛起。比如:英语有英联邦体系,法语有法语联盟,西班牙语有塞万提斯学院,而我们汉语则有孔子学院。
 
回到影片,最让人触动的是中方特派审判官梅教授三番五次地坚持向审判团主席提出将中国审判官的位置排在英国审判官前,而反对排在英国之后,这是一个看似小小的审判席上的排位关系,导演却把这个细节放大到了一个国家被羞辱的层次,具有很大的震撼力。本片的立意,除要再现历史外,还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人是不可羞辱的民族,过去如此,现在更是如此。中方特派审判官梅教授象一个英勇的战士,坚持不懈的争取和斗争,直到最后取得战斗的胜利,拿下高地,这就是一个英雄主义的再现。导演让我们看到的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中国人也依然能取得主动,赢得胜利。同样让我们看看在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经济竞争中,中国人也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韧性、斗志和锐取。
 
影片中描写了一个战败后的日本小家庭,那份萧条和灰色,象死神笼罩着的感觉,让人踹不过气来,是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后遗和悲哀,是战争造成了他们精神分裂。言辞中,我们也依然同情那些饱受战争之苦的普通日本家庭,那些对和平生活充满希望的人。生命对于人类都一样,只有一次,贵在把握;生活对于人也是如此,人生只有数得清的百八十年的光景,若我们再斩去前后30年,剩余的几十年都生活在恐惧和灰色中,那该多么可怕啊!那些执意参拜“靖国神社”的人,是否走出了历史,还是活在自己的历史中呢?这是笔者最希望得到的答案。我们所看到的这些“缅怀和纪念”都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形式,形式并不一定代表一个人的终极选择和目的(虔诚者更注重形式的实质)。

“九一八”这个让无数中国人记起的数字,它是一个警钟,是一面镜子,是一段历史...
或许这边拉响了防空警报,缅怀历史,认识历史;另一边却站在历史的肩膀上讴歌"历史",践踏历史。这或许就是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痛苦与尴尬。不服输,不低头,不悔改,不向前看...这种信息是可怕的,象一股隐蔽在阴暗角落里的重磅炸弹,随时都可能一触即发。这种隐形力量,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提防和惧怕吗?
渴望和平就向和平靠拢——积极
远离恐惧也自然远离了孤独——改变
希望我们所有中华儿女毋忘历史,把握今天,创造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剑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