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M-B-A-后 |
故事发生在2006年7月22日,晚上,中国体育界最高学府BSU
的一群刚刚跨出校门的MBA学生,他们怀着满腔热血和饱满的激情,在校外一个并不起眼的餐厅里开始了他们毕业畅谈会。对于聚少而离多的他们,这样一个夜晚是因为离别而相聚,也因为理想而互诉衷肠。
在一夜的倾谈中,大家无时不提及或渴望有个共同“家园”,大家深知今天的相聚是难得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夜,翻开它后我们各自就要回归到自己的岗位和角色中,或许十年后我们再次重逢,那时候我们能够共同交流的话题也许是家庭或生活,不再是我们今天那种面对成功的渴望对事业的冲动。
“MBA:一个社会高端群体的象征,一个肩负社会重任继往开来的一代,我们将要承载这个时代所赋予的重担,MBA是如此,希望所有人都如此”
谈话间,其中一位MBA毕业生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提出要大家齐参与的一件具有创意性的事,即把当晚在场的MBA毕业生全部调动起来,来一个TP(TEAM
PICTURE)创意。(解释:TP即团队图)
起初,大家并不是特别关心和了解这个想法,反倒是觉得有些儿戏,有些可笑......当主创者把规则讲给大家时,几个MBA毕业生顿时觉得兴趣高涨,这是他们第一次不在导师的指挥下自愿完成的课题,而且是完全以团队为中心,切实的发挥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才智而完成的MBA集体创意。这次TP集体创意成了他们三年MBA学习的最后一次答卷,大家格外认真,也倍加珍惜。
TP作品在九个MBA毕业生的精心策划下完成了,大家各抒己见,并对自己的创意进行了合理的讲解和注释。经过漫长的讨论,大家的话题落到了中国MBA人的共性上,我们急切的呼唤一个代表MBA人自己的家园,一个可以完全由MBA人自己建设和主导的平台——中国MBA后。
MBA后一语双关:
一、“MBA后”是一种时间状语,即在修完MBA课程的学业后之意;具有一种强烈的
时代感和使命感
二、“MBA后”是在当代社会职业定论上所产生的民间性的新名词;相信大家知悉“博
士后”。
整个创意时间跨度:六小时
主创者要求内容如下:
1、要求:在场的每个MBA毕业生都要参与;
2、道剧:各种颜色的笔各一支,笔记本或白纸一张;
3、作品:一幅来自大家共同创意的作品;
4、讲述:每一个人陈述其使用何种颜色画笔作图,作何图?释其何意?
5、目的:团队意识
6、意义:思想碰撞
7、结论:没有绝对的结论,有相对的理论意义
8、理论:结合实践、求真务实;齐参与、齐创意、齐受益;
9、延伸:让所有MBA人士参与“TP创意”。
1、分析此作品中由多少个人做成?
2、分析哪一笔是此作品的第一笔?
3、分析此作品中存有的元素(比如:山、水等)?
4、分析此作品中的笔画顺序(可以FLASH的形式提交,并进行相关网络评选活动)?
5、分析此作品的创意是什么?
如果以上几个分析答案靠近主题者,“9个MBA后”将有礼品赠送:
礼品为:“林波”牌运动服装或“CBFA”牌TSHIRT
1件(数量有限)
截止日期:2006年10月1日
活动将在主流博客网站公布获得本次活动优胜的朋友名单或博客地址以及优秀FLASH展播,欢迎所有朋友参与本次全民问卷式“创意大点评”活动。
诚邀各路高人或网络高手参与本次活动,让我们共同去见证和诠释网络文化与博客魅力。
注:本次活动纯属民间性的创意交流,不代表任何组织或个人,仅探讨创意和艺术,活动解释权归“9个MBA后”。
前一篇:从《莫奈到毕加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