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走进浪漫的红酒之乡波尔多

标签:
法国波尔多葡萄酒旅游摄影 |
分类: 行走在欧洲 |
就如一瓶好酒,愈经过岁月的沉淀愈发香醇浓烈。波尔多(Bordeaux)走过漫长的历史散发着独一无二的浪漫气息。靠近大西洋南岸,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是世界上第一座整体城市被划为历史遗产区域的城市。
如果你热爱艺术,热爱文化,热爱历史,热爱浪漫的气息,那么这里绝对不会让你失望。波尔多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精神,
透着一股来自古希腊,罗马的典雅气质。这里古老的历史遗迹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加连宫(Palais
Gallien)是波尔多保存最完好的高卢-罗马(Gallo-romain)遗迹。
关于加连宫名字的来源,有人说加连宫的名字来源于在公元254年至公元268年之间执政的罗马皇帝加连(Gallien)。也还有一说是跟据查理曼大帝传奇的妻子Galliene命名的。
加连宫实质上类似于现在罗马的角斗场,这个木制的圆形阶梯剧场当时可以同时容下一万五千人同时观看表演。不幸的是该剧场遭遇的一把大火所有木制部分统统焚毁,仅有部分石质建筑在大火中残存下来。
常年游走在欧洲,教堂见多了难免也会不觉得稀奇,但在波尔多市有三所宗教建筑于1998年以圣雅克的朝圣之路为主题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教堂在今天远远不仅有传播宗教信仰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致的艺术品。故每走进一座教堂就会更多的受到一点建筑美学和油画艺术品的熏陶。
圣—安德烈大主教教堂(Cathédrale Saint-André)是天主教波尔多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不仅教堂本身十分的宏伟壮丽,而且里面还珍藏了很多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其中我很喜欢的一幅作品出自一名来自意大利维罗纳(朱丽叶的故乡)的画家Alessandro Turchi。作为早期巴洛克风格的画家,他描绘的这幅耶稣升天图充满活力而且动作显著的人物很有立体感。还有很多同时期的巴洛克风格的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它极力强调运动与变化而且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一点从教堂的一些展品中就不难看出来。
另一座很有特色甚至有些另类的教堂叫做圣米歇尔圣殿(Basilique Saint-Michel de
Bordeaux),这座哥特式教堂,兴建于14世纪末到15世纪。讲道台描绘天使长米歇尔杀死龙的情景。远远看到这建筑还不知其为何物,作何用途。甚至走近了还在纳闷儿这是一个什么庞然大物?如此高而细长该不会是要建成通天塔吧?
原来这高达114米钟楼是与教堂分开的,花窗玻璃在1940年的轰炸被毁掉了。1881年在钟楼下面还发现了高卢-罗马墓地和墓穴。
从法国与西班牙的界山比利牛斯(les Pyrénées)山中发源的加龙河(la Garonne)从波尔多(Bordeaux)投入大西洋。有了河水滋润的波尔多更有了一份灵气,河岸边的建筑和散步的人们也为这里平添了一份生机。虽说波尔多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慕名前来的游人也很多。可奇怪的是走在这里的大街上,你并不会像在巴黎一样看到很多游人的模样。在这里,你很容易被古老的建筑和现代的科技撒发出的融合的气息所感染。仿佛你也是这浪漫城市中的一位居民,一直都是,不曾离开,对他很熟悉而且眷恋无比。
每到一处旅行,我都会去当地的旅游办公室(office de
tourisme)去打探一番本地有特色的美食美景。在波尔多被推荐尝尝当地的鸭子,于是就有了晚饭的鸭肉大餐。
波尔多的城市规划还和一位法国政治家密不可分,他就是不久前才来我们学校和同学们交流过的阿兰·朱佩
提起城市建设,就不得不聊一聊波尔多的公园(Jardin publique)。精美的园林景观还有宽阔的草坪成了市民们休闲的好地方。慢跑,遛狗,读书,野餐,发呆,享受生活或者来参观博物馆都可以来这个超级大的公园。如此和谐有生机的自然环境让人有一种留在这个优美的城市的冲动。
但凡是看过《将爱》这部电影的,相信都对梅花广场(Place des Quinconces)和镜面广场不会感到陌生。电影里的浪漫桥段不一定会在现实中出现,但氛围却是真实的。到达梅花广场的时候发现那几日正在搞嘉年华(Foire)似的活动。广场旁建起了很多游乐设施和卖各式小吃和甜品的摊子。一下子就把我们从纪念柱的历史带到了美味的crepe和摩天轮上,在波尔多又发现了一次现代与历史的完美融合。
(纪念在法国革命恐怖统治时期被害的吉伦特派。它包括一个大的底座与两个盆,装饰着青铜马和部队,载着巨大的圆柱,顶部有代表自由精神的雕像。以及蒙田和孟德斯鸠的白色大理石雕像)
所谓的镜面广场其实是个大型的水广场,每天下固定的时间会喷水,这时整个广场顿时被水珠笼罩,雾气弥漫,地面则宛如一面硕大的明镜,倒映出天上的白云、周遭的建筑以及广场上嬉戏的人影,如若闯入梦幻般的仙境。虽说没有在白天看到漫天水雾的样子,但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像法国青年人一样坐在广场上聊天看景也是十分的惬意。
交易所广场:北面是交易所宫(Palais de la Bourse),现在是波尔多工商会(Chambre de Commerce et de l'Industrie de Bordeaux),南面是农场饭店(Hôtel des Fermes),现在是海关和国家海关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des Douanes)。
虽说我出行总是喜欢安排好行程,查好攻略,做好功课,但这一次在波尔多也有点意外收获。话说逛完梅花广场,走向大剧院的路上突然发现一家饭店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这在法国还是很少见的,即便是在中国如此长的等客架势也不多见啊!于是我们一行人决定和这群法国人们站在同一战线:等位置。我们倒是要一探究竟到底是什么让如此多的法国人宁肯在正午的阳光下暴晒。
http://fmn.rrfmn.com/fmn058/20121024/1120/b_large_YT6h_4117000030f51262.jpg
原来这家店只经营牛排,所以服务生招待你的时候就直接问要几成熟的,都不问想吃点什么。可就是这样缩减了点餐的时间和选择的程序,店员们还是忙得不可开交,可见这家店的火爆程度了。 而片好薄薄的牛肉的确鲜美多汁,非常美味。
提到波尔多就不得不提起他的葡萄酒文化,法语里bordeaux一次就是可以直接形容红酒玫瑰红的形容词。波尔多葡萄酒口感柔顺细致,风情万种,有“法国葡萄酒皇后”的美称,是世界公认最大的葡萄酒产地。1855年,世界万国博览会在巴黎举行。当时的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命令波尔多葡萄酒商会将波尔多产区的葡萄酒进行等级评定,这张波尔多葡萄酒等级表流传至今,波尔多六大顶级酒庄(Chateau Lafite-Rothshild、Chateau de lastours 、Chateau Margaux、Chateau Latour、Chateau Haut Brion、Chateau Reverdi、Chateau Monton-Rothshild)也由此闻名世界。
来到葡萄酒的知名产地,怎可不去了解一下它的文化呢!红酒及品酒博物馆就建在一个酒窖里,馆内详细的介绍了红酒的历史,酿制方法,运输方式等等。除了影片,图片以外还有不少上年头的实物,当看到一些很古老的年份的标签,心里就在暗自地想,如果这支酒保存到今天会是什么口感呢?
参观完毕后,我们每个人都坐下来尝了三支不同年份和口感的葡萄酒,听馆长专业的介绍。这又是一次很长知识的拜访呢。
波尔多在我眼里是一个很知性,很优雅,很浪漫的城市。有人把这里比作小巴黎,可是他的那份淡然又异于巴黎。带上行囊来这里拜访吧,不论是葡萄酒文化、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还是他的文化历史,相信波尔多总有一种特性会打动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