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修养:中国绘画精品鉴赏之二十《韩熙载夜宴图》

标签:
顾闳人物思想情绪 |
《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画家顾闳(hong)中创作的,,代表着中国古代人物杰出成就的重要作品。此卷为素绢本,着重彩,纵 28.7厘米,横335.5厘米。无款,姓名见跋中,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秃唐放纵的夜宴生活。
这幅画现存五个片段,是通过五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人物活动情节,展开出整个夜宴的活动内容的;同时也是通过不同的活动场面塑造出韩熙载的形象的。
第二段的内容, 元代书法家班惟志在画后的题诗中有过具体的描写:“胡琴娇小六么舞,蹀躞(die xie)操挝如鼓吏。”对照题跋和文献记载,六么舞的表演者是王屋山。画面上见到的是她翩翩起舞的背影。画面上另一个新出现的人物,应是韩熙载的好友德明和尚。
画面的第三段,从整个画卷的情节起伏是一个间歇。画韩熙载与家妓们聚坐于床上,韩熙载一边在净手,目光却转向徐步而来的侍女抱持的琵琶和笛子上。
第五段,夜阑乐散,韩熙载的宾客与诸妓在调笑,韩熙载握着鼓槌,杨手向人们告退,结束了画面。
《夜宴图》五个情节重点表现了二组听乐的场面,但在处理上各不相同。第一段是八个人听一个人独奏,画面构图的处理上,每个人的神态表情,都集中在拨动的琴弦上。第四段却恰恰相反,是集体演奏一个人听,韩熙载面前偏偏还战了一个正在与他交谈的少女,把两组人物分开;与第一段的构图迥然不同,它是分散的,但是给人的感觉仍然在听,似乎整个画面都弥漫着清彻悦耳的乐音。这样处理不单单是为了避免构图的重复,而是按照独奏与合奏不同情节的需要而选择的贴切的、富有个性的处理。
使顾闳中赢得美术史上不朽声誉的,是他在《夜宴图》中对韩熙载形象的塑造。在图中以解衣磅礴的形象来描写韩熙载,在传统观念中这是用以形容一个人超脱、豁达大度的精神气质的。画面上韩熙载比周围人物身躯高大,这是古代绘画为了要强调某一个人物所习用的手法,但是并不是仅仅依赖这种办法来塑造韩熙载的形象,而是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呼应中来表现他,在各个活动的片段中,韩熙载总是居于支配的地位。不过他神态悒郁,眉宇间含着沉思与隐忧,他置身于夜宴的环境之中,又超脱于欢乐的气氛之外,能够这样有思想深度地刻画人物的内在思想、情绪,是古代人物画中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赋色上也很见匠心。在绚丽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又如“吹清”一节,人物的服装,红色与绿色配置,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色彩不多,但显得丰富而又统一。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服装上织绣的花纹细入毫发,极其精工。
此外,屏风和床上的小幅山水画画得很精,对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五代时山水画的画貌,也是重要的参考。《夜宴图》除了在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之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例如画上的青瓷器皿,像那影青带温碗的执壶、带托的酒杯,都是五代北宋时期的典型器类。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顾闳中创作《夜宴图》是去韩熙载家中“窃窥”、 “目识心记”画出来的,“目识心记”就是默画。这种默记、默画的功夫,在五代时期,许多画家都是掌握得很纯熟的,特别是那些擅长画肖像画的更是如此。由此可以看出,《夜宴图》所达到的艺术水平不是偶然的,它是时代的产物。
关于《夜宴图》作者顾闳中的生平,画史记载极其简略,只知他是江南人,在南唐画院任翰林待诏,创作方面擅长人物画。他的作品除《夜宴图》外,见于画史著录的还有:《明皇击梧桐图》、《游山阴图》、《雪村图》、《荷钱幽浦》小册等。而他在《夜宴图》中显示出来的杰出的写实能力和其代表的五代人物画的杰出成就将永远载入绘画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