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批评的批评]之十七 评苏士澍书法

标签:
评论苏士澍书法 |
曹利华
正当我们呼吁激活唐楷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书法报》上刊登的“苏士澍金石书法汇报展选刊”(《书法报》 2009年6月24日第24期)以及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书展的消息。7月4日,我们顶着烈日来到了美术馆。一进入五层中厅,一下就被巨大的横幅《歌颂祖国》吸引住了:
“歌颂祖国”占横幅的上半部分,而下半部分的跋是自作的两首诗:前一首为《国旗颂》,后一首为《河山颂》:
这两首诗是以楷意的隶书书写,因此既有楷书的规整,又有隶书的舒展;既与正文“歌颂祖国”风格相协调,又具有鲜明的抒情格调。两部分相得益彰,各显其采。隶书可以向两方面延伸:取篆意使隶书更具金石气,取楷意使隶书更为疏阔。此横幅为后者。结体从扁阔变为方正,燕尾从上提趋于平拉,楷意甚浓;完美的结构,是由丰富线条的合理组合构成:横画、竖画均以平直为主,这样就奠定了结体的基本格局─平正,这种平正或以横画波磔使其生动,如“众”、“首”、“映”、“隆”、“里”、“红”等,或以撇、捺的展开变得活泼,如“秋”、“风”、“声”、“大”、“天”等,或以拉长竖画而破解平正格局,如“辈”、“华”、“坤”、“物”等,或以间距的匀称而使平正变得精美,如“团”、“声”、“雾”、“繍”、“图”等,或以上下、左右的均衡而达到结体的和谐之美,如“众”、“明”、“和”、“谐”、“颂”等,这样精致的设计,如果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平和的心态,没有娴熟的技巧,是万万做不到的。这不能不与长期受到启功的指导和熏陶有关,启功虽然不写篆隶,但是我们从苏士澍的作品中能明显看到启功的笔墨精神。
苏士澍将此次书展称之为“金石书法汇报展”,因此少不了篆书。这次展品中,有两幅十分令人瞩目的作品,都是自作诗:一幅是《中国书法赞》,另一幅是《与祖国同行》。这两幅篆书作品气韵淳厚,圆润遒劲,不同凡响,但是前者《中国书法赞》(见下图)更具特点,它将大篆、石鼓文的某些特点融入小篆,在疏朗匀称中显现出参差错落,在和谐爽目中蕴含着古朴雄浑,这样很自然地将古代传统与现代审美联系了起来,将多样的书写形式与丰富的历史内涵统一了起来。此时,我们边欣赏,边诵读,我们获取的美感将是无尽的。
隶书横幅:华夏泱泱,卷帙浩繁,源远流长。展结绳记事,陶文符号,殷商甲骨,始创字纲,古籀吉今,猎碣刻石,秦篆书同进殿堂。观五凤,显八分汉隶,简牍琳琅。
特别是俊秀、流畅的行楷题跋,表现出他对多种书体熟练的把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