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帖学大家白蕉(下)

(2009-02-22 12:18:38)
标签:

现代

帖学

大家

白蕉

                 现代帖学大家白蕉(下)

 

       原稿:

                        现代帖学大家白蕉

                                 曹利华  乔何

                 现代帖学大家白蕉(下)

意与理,更重意。韵的实践在晋代,而韵的理论却在宋代。我们知道明确提出把“韵”作为书法艺术鉴赏标准的是北宋的黄庭坚。他说:“凡书画当观韵。”“若论韵胜,则右军、大令之门谁不服膺?”清代刘熙载说:“黄山谷论书最重一‘韵’字,盖俗气未脱尽者,皆不足以言韵也。”而正是这个提出“韵”的理论的宋代,却崇尚“意”。“尚意”书风坚定提倡者苏轼是这样说的:“吾书虽不佳,然自出新意”,“出新意于法度之内,寄妙理于豪放之外。”“韵”与“意”有着怎样的内在关系呢?“韵”与“意” 都具有感性的特征,但是“韵”更多的是一种非自觉状态,而“意”却是一种自觉状态,他包含着更多的理性因素和文化内涵。因此它能提出晋代所能感知而在理论上无法概括的“韵”这个概念,而他们所追求的却是更有文化内涵的“意”境。我们说白蕉的书法正是在唐法的基础上,将晋韵与宋意统一了起来。我们欣赏一下代表白蕉最高水平的《兰题杂存》长卷,答案就清楚了。胡传海在出版后记中称:疏宕处采用了《平安、何如、奉橘帖》的安详舒逸的布局方法;流荡处表现了《得示帖》、《鸭头丸帖》势如滚珠的转承技巧;跌宕处嫡传了《二谢帖》顿挫有致的用笔方式;俊逸处汲收了《丧乱帖》气势开张的结字形式……当然,白蕉也不是一味地再现二王的面貌,细细品味柔然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别:白蕉用笔更追求起落无痕迹,折笔相对减少;结字求简,行笔速度更快些;字距安排也力求变化。”其实白蕉的书法远远超过了魏晋风范,而直逼唐、宋,特别是宋意。《兰题杂存》中说得很清楚:“足下喜坡公法书,何妨看马鸣寺根法师碑,更参王僧虔手帖,足下若云此中消息,何预兰事,我谓然,则兰亦何预君事?”白蕉喜欢苏轼,在于情相通,意相连。苏轼的观点虽然趋于中庸,但是在艺术上却提倡革新,书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他是尚意书风的倡导者,他称赞张旭草书“意态自足”,强调自然,强调字外功夫,他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石苞舒醉墨堂》)。

白蕉与苏轼默契,《兰题杂存》中说:“有成竹在胸之一语,与可何曾为东坡保密,固知妙夺造化之顷,有异乎含毫驻思时也。”并自信地说:“神与意会,笔共风生,抖擞四十年,能使下一代惊飘风忽举耶?”《兰题杂存》长卷本身就是一幅“妙夺造化”、“ 神与意会”、“ 能使下一代惊飘风忽举”的佳作。他的这幅作品与苏轼晚年的作品何其相似:既有《洞庭春赋》郁屈瑰丽、跌宕多变之气,又有《中山松醪赋》回翔顿挫、以柔寓刚之姿;既有《渡海帖》欹正相谐、气度通达之意,又有《一夜帖》隽健磊落、自然流畅之态。一改苏轼多用侧锋而为中锋,将晋人书法中新鲜活泼、自然天成的真趣融入到宋人放纵不羁、恣肆纵横的真意之中。这就是白蕉追求的“意”。

书与画,更重书。王国维在《宋代金石学》一文中说:“宋人于金石书画之学陵跨百代”。宋代的尚意书风正是在这种时代氛围中诞生的。白蕉诗书画印皆佳。他对兰花情有独钟,从《兰题杂存》长卷中可见一班。他善植兰花,也擅长画兰。白蕉自评诗第一,书法第二,画第三,不谈雕虫小技的篆刻。

                       现代帖学大家白蕉(下)   

白蕉的诗是要为苍生作细论(见白蕉手迹《思贤堂芜园晚步二首》),最为令人感奋的是《新纪元卅八年五月廿五日上海解放凌晨观解放军行列一首》,书写了上海解放这么一件划时代的杰作。
    1949
524日深夜,人民解放军自上海西南直插市区,苏州河以南解放。25日清晨,人民解放军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展现在市民面前。彻夜无眠的白蕉在观看了人民军队的雄姿之后,心潮难平,展纸磨墨,举起娴熟练达之笔,立就七律一首:

揩眼相看此日新,阳乌潜曜始如春。精神为发宵无睡,城郭能知世有人。静后惊雷犹隐隐,行中战马亦振振。未哀十载流离了,终惜百年陇亩身。
白蕉的诗,用语言简意赅,信息量非常大。就揩眼相看此日新,短短七字,饱含着众多的内容,特别是揩眼二字,形象之极,令人产生种种联想,

白蕉给予我们的不仅诗,更重要的是书法,而且配以淡淡的兰花。

 白蕉爱兰,以他的书法功底画兰,因此在他口中笔下,往往不作画兰,而是写兰。不多作,不常作,但是作得必定精谨,秀逸多姿,   

 他写兰善于抓住动态之美,写出了香气,更写出了内在的精神。兰,高洁的形象,不仅有形有态还有香,寄托着情感,抒发着性灵。白蕉的兰,突破前人窠臼,超凡脱俗。甚至可以说,兰,白蕉另一个自我形象的化身。廖廖几笔兰草,简洁,完整,精神之极!一手漂亮的行书,自然流畅,令人悦目;形完气足,质朴醇厚。整幅作品色彩鲜艳,四美俱全。

白蕉幼承庭训,天资聪颖,通诗文,善书法,兼事写兰与篆刻,他的书法清新明快,鲜活地展现了晋韵、唐法和宋意。他不停地在吟诗,其实是在关注社会;白蕉提笔写字,恰如绘画;他所画的兰花,又如书法。白蕉,一个清气、骨傲的书法大家将以最耀眼的姿态展现在现代书法史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