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改革的瓶颈在哪里?

(2006-08-13 06:50:00)
标签:

素质教育

重点学校

公平教育

    2006年,我针对当时的教育状况撰写了一篇博文。我是一名在重点中学教了10多年书,然后又进入重点大学教书的一名教师,可以说,我这一辈子都在从事教育工作,深知教育的问题在哪里?2006年所说的问题到今天已经三年多了,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日趋严重。真是那么难以解决吗?其实关键在于观念是否能够改变?公平教育的问题是否能真正落实?现在我前置这篇文章,请大家阅读、讨论。                   

                         教育改革的瓶颈在哪里?

                                教育改革思考之一

                          曹利华

   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我们不知喊了多少年了,但是收效甚微,只要我们认真调查一下,现在的学生和家长都在忙些什么?虽然颁布了那么多的文件和条文,大家还是在往一条路上挤━━重点学校。重点学校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它是一大群人致富的根基。谁要想轻易地动摇它,那比登天还难,因为这里涉及到了太多的人的太多的利益。

   为什么设立重点中小学,我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必要的,比如在国家财力、物力和师资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重点扶持一些学校,以它们的优先发展来带动其它的学校。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国家的财力、物力和师资已经有了充足的发展,需要扶持的反而应该是那些非重点学校。那么,再要由教育部门确立“重点”和“非重点”还有什么意义呢?

   现在的重点学校完全变成了一个具有特殊权利的暴发户,不但不能起到带动其它学校的作用,反而成为非重点学校的极不平等、极不公正的竞争对手。它们可以凭着“重点”这块闪亮的招牌,大势招生(招揽最好的学生)、大势办班(获得最佳的利润)、大势出书(成为出版社、出版商和作者获利高额利润的重要来源)……,一分一万,这是最低的公开秘密,还要走关系。看看那些重点校:豪华的办公楼、功能完备的教学楼、现代化的试验室、设备齐全的体育馆等等,以与全国广大学校、特别是农村广大学校的发展极不相称的速度建造了起来。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他们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比普通校的付出了更多的劳动吗?恰恰相反,现在的普通学校,同样有相当好的领导、相当出色的教师(因为师资的来源与过去的条件完全不同了),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源是经过重点学校、挂着重点招牌的学校、与重点校粘点边的学校多次过滤后的学生,把这些所谓的“差生”聚集在一起,你有多大的本领能把他们改变成“好生”呢?这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所花费的心血远不比重点校的少,甚至更多,可是收效甚微(与重点校相比升学率)。这样的竞争公平吗?这样的教育有效吗(把这样年幼的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对他们的心灵和成长会带来多大的伤害)?

   面对重点学校,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疲于奔命,倾其所有而为之奋斗,进这个班,上那个校,什么全面发展,什么素质培养,通通抛在脑后,学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但是最终也只有极少的学生被录取。对于绝大多数的家庭和学生来说,钱花了,力出力,身心疲惫了,但全都白费了(也可以阿Q似地说:“经受了锻炼呀!”)

   九年义务教育,实质应该是免费受教育。小学和初中在目前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再区分重点和非重点。特别是大城市,和较为富裕的地区,它们再也不需要教育部门的特殊扶持,而教育部门的扶持对象理所当然地应该转向那些非重点学校,特别是那些困难学校。这样,对于学校的发展,特别是对于铲除教育腐败的土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个学校应该在一个公平、合理、公开的情况下谋求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持久的和有公信力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