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告别“茑屋”》

标签:
历史情感文化书店关闭 |
全文已发2024年10月11日《文化艺术报》
告别“茑屋”
施晓宇
“茑屋”指的是日本的茑屋书店。
1983年3月24日,日本第一家茑屋书店在大阪正式开门营业,32岁的增田宗昭从这里开启了他石破天惊的成功创业。茑屋书店最初也是最核心的经营理念是:
“卖书不是卖书籍本身,而是卖书籍里面的内容,书籍里面所表述的这种生活方式。”
很快,这间名不见经传的小小书店获得了广大年轻人的青睐——它整合了书籍、杂志、CD、DVD,将相关联的知识内容捆绑一起销售,而且书店营业到晚上11点才关门,迎合了“夜猫子”居多的年轻人习惯。一年后,茑屋书店迅速扩张到55家。35年后,茑屋书店已成为日本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存在——拥有6000万会员(占日本总人口一半)。同时书店开始出售星巴克咖啡及各种精美工艺品。很快,赢得“全球最美书店”称号的茑屋书店继续遍地开花,在全世界开了1400多家店,获得日本90%的图书营业额,每月盈利上亿日元。
2020年10月18号,中国大陆首家茑屋书店在杭州天目里正式开业。
2020年12月24日,中国大陆第二家茑屋书店在上海延安西路1262号正式开业。
2021年3月27日,中国大陆第三家茑屋书店在西安迈科中心正式开业。
2021年2月24日环球网预告,中国大陆第四家茑屋书店将在南昌新力时代广场开业,我至今不知开业没?却确切得知在西安的中国大陆第三家茑屋书店将于2024年10月8日正式关闭,也算生不逢时。
妻子告诉我这个令人遗憾的消息,我俩于10月3日下午特意前往位于西安丈八一路迈科中心的茑屋书店,提前向它郑重道别。只见茑屋书店大门口不断有人驻足拍照,留作永久纪念。进入书店,在井然有序,高达三四层楼的巨人书柜前,更是充满依依惜别的书友与游客。
谁都知道,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尤其进入21世纪的网购时代,实体书店的经营每况愈下。以我为例,我原本是一个经常逛书店的人,自打上小学起,就是小人书店的热心读者。然后是长大了,我开始进入新华书店选购自己喜欢的书籍。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超过半个世纪。大约十年前,我家的书房书满为患,原来顶天立地整齐划一的书架,横七竖八塞满新买的书,书桌上更是堆积一摞又一摞的书,连查阅都费劲,就不进书店,不再买书了。
同时,随着人类阅读方式的改变,以及获取信息渠道的改变,单纯的书籍阅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日益扩大的知识需求。甚至,一个人仅凭一部手机,就能获得一个书架乃至一个书房所拥有的书籍和信息量,查阅效率还要高得多。而且在网络书店快速侵蚀实体书店、全球各地的实体书店都面临关门停业的生存困境下,西安的中国大陆第三家茑屋书店面临关闭,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实。
再加上中国刚刚过去的众所周知的新三年“自然灾害”,对于所有实体商店,包括实体书店更是雪上加霜的沉重打击。门庭冷落、门可罗雀、门前车马稀,是所有实体商店,包括实体书店刺人眼球的普遍萧条现象。有鉴于此,位于西安丈八一路迈科中心的茑屋书店即将消失,也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这正如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形容的: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愿“全球最美书店”之一,西安茑屋书店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