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读博物馆

(2024-09-12 11:55:22)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教育

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品读博物馆

2024年9月10日,第40个中国教师节,作为大学退休教师的我,参观了陕西省考古博物馆很有意义。

我在10年前参观了位于西安市小寨东路91号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当年的门票就一票难求,现在更是需要提前在网上早早预订门票,永远人满为患。而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周家庄村南,香积寺以西——西安市郊终南大道与文苑南路交汇处的陕西省考古博物馆一个是远离闹市,一个是刚刚于2022年4月28日建成开馆,外地游客很多人还不知道,所以虽然门票也需要提前在网上预订,但是很容易。我作为65岁以上退休人员,还可以随到随进,不需要预约——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关照。

和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一样,参观陕西省考古博物馆同样没有一天时间是不够的(走马观花者例外),你必须事先备好食品和饮水。而且陕西考古博物馆是中国首家考古专题类博物馆,14万余件(组)珍贵的文物标本陈列,以“考古圣地,华章陕西”为主题,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共四大篇章,具体分为五个展厅。

第一层第一个展厅“考古历程篇”:以中国考古学前身金石学开端的《考古图》,和陕西考古开端的“斗鸡台考古”为序幕,重点介绍考古学科的演变,展示陕西考古从诞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

第一层第二个展厅“文化谱系篇”:以时间为序分成五个单元,展示了旧石器时代到西周时期,陕西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分布范围和代表性遗址,其中穿插了“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等分支学科的介绍。我个人认为博物馆把展示的中心放在了西周时期,内容丰富。第二个展厅的尾厅,展出的贺家铜轮牙马车是整体迁移而来,非常稀有。这座西周时期的车马坑,于2014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贺家村发现,内埋这辆精美的青铜轮牙马车,引无数人驻足欣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为此设立了专门室内实验室,进行检测、研究和保护。

第二层第三个展厅“考古发现篇”:由两个展厅组成,详细介绍了陕西各个时期、曾获得国家考古类奖项级别的重点考古项目,时间跨度覆盖仰韶时期至明代。

第三层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展厅“文物保护篇”:分门别类展示考古人员对陶瓷器、青铜器、壁画、纺织品和漆器等文物遗迹的保存、研究和复原过程。

第五个展厅的尾厅,陈列了在渭南市蒲城县洞耳村发现的元代壁画墓。陕西考古学家创新性地采用了更换支撑体的方法,经过两次发掘将它整体“打包”带回研究室进行保护修复。

据以30元租用的手机大小的解说器介绍,我知道了陕西省考古博物馆在珍贵展品陈列方面,特意运用了最新科技,使观众身临其境。譬如在第二层“考古发现篇”展厅,抬头看壁画墓穹隆顶,利用了3D打印技术,可谓栩栩如生。而在文保展厅里,还有全方位覆盖的3D 专门技术,给人带来奇幻和震撼的视觉效果。

此外,展厅所有的展柜采用的都是低反射玻璃,这种材质的玻璃与普通玻璃相比,具有较低的反射比,提高了展品画面的清晰度和能见度,且减少屏幕反光,使图像更清晰、逼真,让观赏者享受到更佳的视觉效果,而且拍照也更方便——我用华为手机拍摄了50多张珍稀照片留念。

不知不觉的,我从上午10点15分进馆,下午15点25分出来,五个多小时过去了,除了腿酸,收获极大。可惜博物馆外还有面积更大的田野考古主题展示区、历代砖砌展示区、陶瓷石刻文物展示区等,因为不知道,时间也不够用,所以只能留待下次参观了。

 

2024、9、12 西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