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作家网报道“福建作家作品与影视改编”主题讲座

(2023-03-02 16:25:39)
标签:

福建作家

福清市

文学讲座

影视改编

小说

“福建作家作品与影视改编”主题讲座在福清文艺家之家举办

福建作家 2023-02-28 
福建作家网报道“福建作家作品与影视改编”主题讲座

      2月25日上午,由福清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福清市作家协会承办、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传媒与法律学院协办的“玉融文艺讲坛”第十一期——《福建作家作品与影视改编》在福清文艺家之家举办。
本次活动的主讲嘉宾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阅读学会副会长、福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一级作家施晓宇老师,他从“福建电影历史”、“‘触电’的福建中青年作家”、“闽籍电影导演”三个角度对福建的作家作品与影视改编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向文学爱好者们介绍了福建影视文学的发展历史,并对多部福建影视作品及其作家编剧进行了详细介绍。施老师幽默风趣的表达,尤其是时不时插入的地道福州方言,引爆现场,赢得阵阵掌声。
福建电影历史悠久,它的历史源头在哪里?作为方言众多的省份,从1929年福建放映首部有声电影伊始,让观众都听懂看懂就是一大难题。当时,全国首创的“涂磁录还音”技术,就是福建在攻克方言难关时的重大突破。从福建第一部电影故事片《闽江橘子红》到福建第二部电影《地下航线》,再到福建第一部自拍电影故事片《小城春秋》,八闽大地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断滋养着福建文学和电影创作依山傍海的福建,也逐渐成为中国电影的取景圣地。
 施老师还谈到了优秀“触电”的福建中青年作家,他们对文学作品影视化有着热烈且执着的追求,在泛电影时代语境下,他们在勇敢尝试,理解新的媒介,挖掘新的影像呈现形态,让古老的作品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汤晓丹、陈怀皑、陈凯歌、黄健中等闽籍著名导演,他们寻找闽派地域特色和风格,围绕福建本土人文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媒介化,讲述一个个具有“福建气质”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了福建的大好河山和敢拼敢闯的福建人。

文学与电影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施晓宇老师表示,如今中国创意产业正走到了一个新风口,福建文学、福建电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多元的特色文化符号,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把握时代性、突出故事性,凭借福建自然和人文的多元景观因地制宜,加强影视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一定可以讲好福建故事和中国故事,让未来的闽派电影能够与闽派诗歌、闽派批评和闽派翻译齐头并进,共同绘写福建文化名片。

玉融文艺讲坛”是福清市文联全新打造的公益性、大众化的文艺活动品牌。讲坛以“洞见文学之真知,聆听艺术之天籁”为宗旨,通过常态化邀请专家学者、文艺名家举办讲座、分享交流,帮助福清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提升文学素养,拓宽艺术视野,从而助力新时代玉融文艺繁荣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