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病危

标签:
母亲情感病危临终 |
12 月7日上午9点多母亲最后一次睁开眼睛看我
12 月7日母亲各项指标还正常

12 月8日12点母亲临终前
2022年12月1日9点,张富春主任带队查房,说母亲的蛋白指数不够,在已经天天补充人血白蛋白的基础上,要追加水解蛋白。这一项是自费的,我二话不说,当即同意。只要对母亲有用,我什么都愿意。好的是,从昨夜到今天上午,母亲的体温保持在36.6度,正常了,太难得了。
护工说,前几天母亲发烧38.5度,应该与康复科张炳华医生用艾灸炙烤治疗母亲背部溃疡有关。尽心尽责的张医生用艾灸治疗对母亲背部溃疡有明显效果,但那几天福州气温太低,病房没有暖气,母亲受凉发烧了(与医生一点责任没有,病房理应有暖气的)。
今天是母亲的98虚岁第一天。
12月2日早餐后,我冒雨出门排队做第79次核酸检查,因为每次进病房需要有48小时核酸检查阴性证明。正排队,护工报告不好消息:母亲第二次便血。陈嘉琳医生说要输血,因为血氧指标只有86——正常要在90以上。其实早在11月26日陈医生就让我签字为母亲输血了,可是由于疫情期间,献血的人少,血库不给血,母亲没有输成血。为此,今天陈医生再次为母亲申请输血,等待批准。好在到11点37分,母亲的血氧指标上去了,达到97,遂安心。
12月3日一早,我又冒雨出门排队做第80次核酸检查,为进病房通过检查用。令人欣慰的是,今天母亲的监测仪上,母亲的各项指标都正常。
12月4日下午,母亲的情况不妙,第二次全身浮肿。护工反映从昨夜起,母亲的小便就极少。我看着昏睡中的母亲,着急万分。请教值班的张巧云医生,告知母亲的各个器官正在衰竭,导致排尿困难。病区最负责任的护士李瑜馨高诉我,医生刚开的利尿药剂,她已经推入母亲体内了。
我认真观察母亲的监测仪上,母亲的各项指标依然都还正常,我稍稍心安。可是母亲的导尿袋里,从16点20分到17点50分,一个半小时过去,几乎没有一滴尿进入。我忙告知远在新加坡的小弟,让他尽快飞回,母亲病危!
18点过,母亲的导尿袋里看见小便了,虽少,母亲总归是开始排尿了,半小时里有100毫升!这说明刚刚推入的利尿剂起作用了。我这才松一口气,感觉肚子饿了。
19点,我到医院附近吃一碗“兰州拉面”当晚餐。然后去鼓屏路做第81次核检,为次日进病房通过检查做准备。
12月5日起大早,我要赶在医生8点上班的同时到达母亲的病房。我快进医院大门了,刚刚上班的陈嘉琳医生就打来告急电话——母亲的各个脏器都已衰竭,尤其肾衰竭严重。我告三分钟到达,陈医生当面发愁:昨晚母亲排尿一些后又排不出来了,说明利尿剂也无法再起作用了。她让我催促小弟尽快赶回来,否则很可能看不到母亲最后一眼了。我一面感谢陈医生的善意和实话,一面又一次让小弟尽快飞回,母亲真的不行了!小弟回复实在买不到机票,本周和下周的机票都买不到。他正设法从网上调剂,争取买到。真是急死人了!
一个上午我和护工陪护昏昏沉睡的母亲,到中午11点5分,母亲终于输上250毫升血了!本来昨天就应输血的,可是血库同意送血后,送来的A型血居然感染阳性了!只能退回调换,好歹今天调换成功!
中午12点,母亲好歹又排出300毫升小便。虽然少,有比没有好!如果一滴尿都排不出来,就真的危险了!不幸的是,下午起,母亲又排不出一点尿了!
12月6日上午8点,我在病房等待医生查房,母亲的小便依然极少。8点50分,张富春主任带领陈嘉琳医生、张巧云医生及实习医生七八个人查房来了。我请教张主任,母亲的病情如何?张主任明确告知,高龄母亲的肾功能已完全衰竭,无可挽回了。我问:小弟正尽快赶回来,能否看到母亲最后一眼?张主任问:什么时候能到?我实告小弟始终买不到机票,如果网上调剂成功买到机票,飞回福州,也得被隔离在酒店5天才能解禁——最快8天后到病房。张主任当场告诉我:那就来不及了,让你小弟不要回来了。我听了虽然心惊肉跳,但理解张富春主任是这方面的权威,说明母亲确实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待医生们离开病房,我满怀悲伤,当即去电通知小弟在疫情紧张期间不要回来了,赶不上了。
我之所以一直催促小弟回来见母亲最后一面,是因为自从2012年5月27日父亲在同一家医院去世前,小弟带父母没有见过面的二儿子,才3岁多,向美国惠普公司新加坡分公司请假,从新加坡赶回,让在ICU重症监护室的父亲临终前见了小孙子第一面、也是最后一面,半个月后父亲就走了。而等小弟带二儿子回到新加坡,祸从天降——白领岗位因为国人同事的内耗,硬污我的小弟没有请假而被不做调查研究的美国老总除名了。由于正赶上东南亚金融危机,小弟一直高不成低不就地失业在家,一晃十年过去!因此,小弟觉得无颜见最疼爱他的母亲——因为母亲总是赞不绝口地向老战友和邻居夸耀,自己生的三个大学生儿子,数小儿子学历最高,天资最好——1990年毕业于上海交大计算机软件专业,获博士学位。也因此,转眼十年过去,小弟真的就一直没有再见过母亲。引得住院开初,母亲头脑尚未糊涂时,总是翘首以盼——“小三为什么还不回来看我啊!”我总是好心为小弟解释、开脱。等到母亲住院,后悔万分的小弟却由于新冠疫情反复爆发封禁,而无法回国了!
至于大弟,在母亲住院前后,多次回来看望、照顾过母亲,所以母亲对后来也是由于新冠疫情反复爆发封禁,而无法从上海回来看望母亲的大弟,没有埋怨半句。
待查房完成,陈嘉琳医生找到我,让我在《病危通知书》《拒绝治疗协议》等一系列材料上第五次签字,包括目前病危的母亲不进ICU重症监护室作最后治疗,不进行切喉、电击等抢救措施抢救等。这既是母亲头脑清醒时叮嘱的,也是我认可的,已经98虚岁的母亲,很高寿了,没有必要在临终前再白受折磨。同时,陈医生好心地问我:为你妈准备好殡葬一条龙服务了吗?我实话告知:早有准备。认真负责的陈嘉琳医生点点头。
一个上午,我心乱如麻。母亲已经有11天未睁开眼睛了,明知她临终的关头越来越近了,我仍然不甘心,明知连张富春主任都已无计可施,还是恳求陈嘉琳医生再换别的药品给母亲治疗试试看?陈医生苦笑一下,无可奈何。于是我为母亲拍照、拍视频并与之合影留念——这就是母亲告别人世前的最后影像资料了——今后我们家人只能依此来怀念母亲了。
12月7日上午8点,我依然早早等在病房,静候医生查房,看母亲有没有再一次奇迹发生。9点,陈嘉琳医生等查房后,没说什么。随后护士就来继续为母亲挂人血白蛋白——这时,母亲竟然睁开眼睛了!这是12天里母亲第一次睁开眼睛——说明至少今天母亲尚能坚持,我真高兴,赶忙抓拍下这一珍贵镜头。我哪里知道 这其实是母亲的回光返照,是母亲临终前恋恋不舍地最后再看我一眼!
下午16点50分,康复科张炳华医生又来认真为母亲做用艾灸对母亲背部溃疡治疗,春饼大小面积的溃疡伤口有明显的缩小效果。我当面感谢籍贯仙游的张医生。因为护工郑德芬刚刚热好面条,要吃晚餐时,张炳华医生来为母亲做治疗了,需要护工当助手。我担心护工的面条冷了,就把整碗面抱在我的怀里保暖,直到护工忙完吃面时,面条都是热的。
接着李瑜馨护士来为母亲细心更换导尿管——10天一换。母亲插导尿管已经超过一年时间了。而母亲的鼻饲管插入时间更长,将近一年半——也是10天更换一次鼻饲管。可见母亲的生命力有多顽强!
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