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养成习惯
(2012-03-05 22:20:15)
标签:
杂谈 |
贪小便宜,容易吃大亏。处处占人便宜,时时得人好处,表面上看是尝到了一点甜头,实际上却是丢失了人格,增加了危险。占小便宜容易背负恶名,让自己臭名远扬,最后身陷困境,寸步难行。贪小便宜之人最被别人瞧不起,往往会陷入孤独无助的绝境。
贪小的人不仅做不成大事,而且容易早早失败。“做人要肯吃亏”这个道理,只有在长大之后才会深深感悟。让别人占一点便宜,别人会心存感激之情,对自己会产生一种亲近和善之意。若是自己占尽别人的便宜,别人会心存不快,长此以往,朋友尽失。诚实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没有诚实作为根本,为人处世就没有基础。一个人如果费尽心机地去算计别人,到头来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人算不如天算。
《左传》上说,“失信不立”。没有任何信誉的人,是没有人缘的。言不发自内心,纵然悦耳动听,终归也是谎言。巧言令色,只能哄骗一时。诚信做人,才能受益一世。不要自认为比他人聪明,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欺骗只能一时,却不能长久。木讷而真诚的人不一定被他人讨厌,那些巧言而虚伪的人反而令人厌烦。
做人、做事,绝对不要急功近利。如果目的性太强,功利性太盛,人生就会吃大亏。我们看一看大千世界,那些急功近利的人,往往会失败。那些不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人,没有几个能成功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切依靠投机取巧,戴着人生的近视眼镜,去寻找所谓的人生定位,哪里会有长久的安乐和幸福?!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之舟总维系着功名的追逐,那么其身心就成了名利的奴隶。如果光知道追求名利,那么就别指望获得幸福和快乐。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他们的幸福是可以由自己创造的。只有少数有卓越成就的人,才了解自己应该追求什么,并且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聪明虽然是一件好事,但那种卖弄学问式的聪明往往令人讨厌。比如,有时候一个人在公众场合说理太多,会被他人认为是一种卖弄。所以,最好是适当沉默,或者只讲不得不讲的道理。为人最好是谨慎一些。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为什么成大事者往往不是绝顶聪明的人?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世界上真正有成就的往往不是第一流的聪明人,而是第二流聪明加第二流愚笨的那种人。太聪明,就把什么都看开了,不肯做傻事、花笨工夫,也就没希望了。”
托尔斯泰认为:要让所有人都做得好,首先必须自己做好。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到。言传不如身教,说教再多,也没有一个人的实际行动来得有说服力。比如,你感到现在的生活无味,要想改造现在的生活,那么首先得改造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而不是去埋怨别人和社会,要拿出微笑而充满信心的生活态度来。
自律是优秀人格的基石,也是有品格之人的基本素质。能够自律的人总是说到做到,遵守诺言。他们不但自律,而且懂得关怀他人,所以能得到他人的信赖。如果懂得尊重自己,那么首先就要自律。这样,别人会因此更加尊重你。
其实,自律和其他人格特质一样,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下定决心,培养?己的自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