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近我在帮国内暑期档某选秀节目的导演朋友推荐选手,得益于此,也获得了从另一个角度重新思考歌手、好声音、音乐这些产业相关事情的机会。
在写我是歌手点评的时候,觉得啊这个谁出了瑕疵,那个谁做的不太理想,说说都太容易了。有些问题确实存在,我们一些所谓的乐评人的点评或吐槽,也许可以帮更多人更好的理解那个歌手可以如何唱好歌,做声乐教练的时候,也很容易帮人指点一些问题,以及设计教学步骤,怎么进步提高,其实这些都只是1→2,2→3的改变,提高的数字是有限的。
但是要让一个素人变成明星,这个是0→1的改变,增量无限大。太难了,我是歌手上面的这些选手,都是从素人挣扎起来,每个人都身经百战。一边看节目一边写点评,不管接下来吐槽也好,赞赏也罢,请大家记住,我心里对他们真的是都充满钦佩和敬意的。
这些歌手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能打出自己的天地,都真的非常非常了不起。
but anyway,还是要保持耿直的风格,有啥说啥,这才对得起自己的忠实读者。
另外发现张大大这期说猛虎嗅蔷薇,难道他看了俺上期的乐评《猛虎与蔷薇》???张大大你在哪里?举起你的右手好吗???
--------------------------------------------------------------------------------------------
the one 玩的稍微过油
《暗香》
暗香这首歌的气息要求非常高,郑淳元玩的有点大,好多处气息不够,就用小偷气的方法,结果把一些词语硬生生断开换气唱,这样是不符合中文语感的,他自己是外国人,但是团队人没有人去提醒他吗?我觉得可能确实没有,因为他是一个人养活全公司,可能演唱方面很少人敢给他提意见吧。好几次用气泡音小撕裂音,转接头声比例很高的混声,但这个高音音色不够理想,和低音是脱节的,他明明可以做的很实,为什么选择这么杀鸡的音色,我也很费解。
但无论如何,技术难度摆在那里。换声技术倒是吊打沙宝亮,但是美感不足,炫技过油拖了后腿。
顺便赞扬节目中乐评人
山河老师,他说暗香唱的太浓郁,这样精妙又深入浅出的评(hei)价(ren),太赞了。如何听起来像是夸奖,但细细一品味发现其实是在批评,山河老湿黑人功力很深啊。
李健 唱歌能让人反思
陀螺
李健的低音磁性,是用了类似陈奕迅的方法做出来的技术音色,这个方法是比较耗气息的,注意做气声的时候还要兼顾包裹好气声和声带松弛状态下的几乎全长度的低音振动。所谓用足声带。这首歌的旋律里有几个重复的下滑音设计,非常适合提现低音的醇厚音色转换,歌词也非常优秀,曲也优秀,李健选歌是真厉害,把有限的低音技术和高音技术都得到最大优化的使用,虽然他不会混声换声高音,极限高度在high
C以下,但是他能把7、8分的技术发挥出12分的美感。这就是智商上的实力。
李健这样唱歌,真的发人深省。很多人比他高音牛,转音多,气息长,或者什么假音美,可以说有12分的技术,但是都唱成负分。李健比大多数这样的人都明智,唱歌不是拼机能,而是在发挥稳定机能的基础上做取舍,做美感,做思想。太有学习价值了。
顺便吐槽节目中的乐评郑洋,党校书记的造型,空洞无物的评价。她的重要性还不如赵子靓。
韩红 红蔷薇
本季韩红征战过程中,非“大歌”中的,最好的一首歌,要是不要让《莫斯卡郊外的晚上》乱入就更好了。歌太赞,美好到我都要打开浏览器去听原唱的CD版本。果然原版是没有莫斯科啥事的。推荐原版......
好像跑题了,韩红老师唱的挺到位的,她比原唱的音色更凄美,倾诉感更足。唯一就是这个改编让人出戏。以耳帝写乐评的思路,应该补充一句:红蔷薇其实是无法在莫斯科郊外的温度中存活的,这样的改编是一出生硬的蒙太奇,韩红老师还是应该多读写书,加强生物学的认识,比如把歌词改成"我是很冷很冷的红蔷薇........"
谭维维 憋着吼与挤着喊
《firework》
低音压不下去,这背后说明她的高音发声过于靠挤,歌曲开头声带无法放松,不然后面高音就要悲剧,所以艰难的找了个尴尬的平衡。这种挤压高音再配合持续密集咬字,自己音本身就在发抖,听久了就会让人难受,压抑。全程挤嗓子的疲劳轰炸感,这期垫底的原因就在这里,技术不合适,过于自信,最后作死。
宋柯老板的点评其实已经被掐掉了下半句,可见已经很不客气了。他也挺耿直的。
Alin 凄美转苦逼
《爱》
第一段唱神了,细节丰富度应接不暇,同时兼顾转音、强弱音对比、语气、但第二段玩过火了,虽然后期修过,但明显破了。原本爱这首的处理是凄美的,但可能破音对自信打击很大,后面唱的顿时多了不少苦逼的味道,苦逼发展到后来,变成小胆怯,终于气息不足,又小破。修音师也不容易。。。。
整体还行。但差点就是无瑕疵经典作品,可惜。另外这样看出alin的心理还是挺敏感挺脆弱的小女人,有保护欲的男生肯定会喜欢的。
黄国伦出来说她的技巧和情感是无懈可击的,他一定对我是歌手的修音技术太有自信了。
萧煌奇 过于阳光,中气太足
《让》
这首歌第一段里面的渴求这两字唱的非常好,哑音和哽咽,收的非常及时。萧煌奇要说缺点,就是产生了过多的小假音哭腔,有种模仿周华健过头的哭腔炫技感。这首歌虽然他是原作,但我个人觉得还是杨宗纬唱的更好。萧煌奇的模式有一个我不欣赏的地方,这个不是他本身的缺点,只能说是我不喜欢的地方,就是整体演唱的感觉都太强太亮。我个人不太能接受这样太直接不加遮掩的宣泄。仅个人意见,他可以收得多一些。
上一期对萧煌奇的点评是用力过度,主要是编曲上,这一期是唱法上,依旧用力过度。感觉他整体的风格就是这个路数,也没多少耐听性了。不过创作确实好。
孙楠 现场有感染力,但不会耐听
《讲不出再见》
因为非粤语人士,没资格说孙楠粤语不好。这块略过。就说说不习惯的语言对发声演唱的影响,有几个长音的收尾,孙楠几乎丢掉了所有的胸声,顶着鼻子捏出来。最后一句节奏落拍。。。然后突然!不见不散!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传承,从谭咏麟继承到孙楠自己,我想说这个结合得还不错。正是这个结合才造就如此高的得票。
所以有时候就是一个好点子,起决定性的效果。但就音乐性来说,这首歌唱法上其实就是山寨粤语版的红旗飘飘。不经听的。
本期我心中的排行是
1,李健
2,韩红
3,郑淳元
4,Alin
5,萧煌奇
6,孙楠
7,谭维维
后一篇:胡彦斌版本的《秋意浓》之内涵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