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团青情结

(2025-09-29 19:03:44)
标签:

枚庸

随感

杂谈

团青

培训

分类: 日记随笔
记录|团青情结

 枚庸

 

没想到,快四十的人还有机会参加团青干部培训。

这次培训由省直团工委组织,通知来得早、报名也早,尽管事务性工作多,但依然决定自己前往。

主要原因是,自己离开团青队伍有些年头了,上一次参加类似培训,已经过去了十余年,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举办的省直团干部培训班。去年组织让我兼任单位青工办主任,算是重回团青队伍的首次培训。

正如昨晚在座谈交流时提到的,我既可以说是一名“老团干”,迎来的又是新起点。

说“老”,是经历,当然更是年纪。从高中、大学时代就从事共青团工作,承担团委有关职责任务。参加工作后,又负责过几年单位团委的事务。

培训也碰上几个熟面孔,比如出席开班式的省直工委利明副书记、给我们授课团省委的剑峰副书记,还有来自江报的丹夏老兄、林业的狄薇美女、水利的万丰师弟、文演集团的克海老弟,都曾经一起奋斗过。

再回首、忆往昔,感慨我们不再年轻,青春早已不在。提起当年,除了年轻点的克海,都是十年起步的交情,可我们认识,其实也有四五年的光景。

很庆幸能够参加这次培训,虽然仅短短两天,但还是结识了不少年轻的新朋友,看到了与兄弟部门的差距,也对新时代团青工作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触。

对于机关团青工作,我一直有些困惑。如今年轻人的思维观念与我们以前大不相同,青年难组织、活动难吸引、任务难落实,似乎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尤其是自以为岁数已不小,加上我本身观念传统、方式守旧,感觉不太能融入青年这个群体。可是,听了几个单位的介绍才发现,原来只是自己能力和水平不足。

省社科院的“社科青年微宣讲”理论传播品牌、省水利厅的“河小青”志愿服务项目、省药监局的青年助力“1269”行动计划、省教育厅的团青基层组织建设等经验,都让我眼前一亮,这项工作还是大有空间、大有可为。很多时候不是工作不好做,而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作为应急管理部门,我们的青年人,常年奋战在应急值守、灾害应对、事故防控、救援救灾第一线和最前沿,也应该能找到更契合工作特性的切入点,创出符合行业特点、具有部门特色、发挥专业特长的团青工作品牌。

交流的时候,很多人都谈到一个词,那就是团青情结。这支队伍有它独有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大家也是有激情、有干劲的一群人,完全可以干得更好。

所以我说,重回团青队伍是新的起点。愿自己保持着这份团青情结,能让应急管理的团青工作有新的发展。

 

写于2025年9月29日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