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妖风可畏

2025-04-10 19:58:52
标签: 枚庸 散文 随感 杂谈 大风
图片来自AI制图

枚庸

三月以来,江西出现了3次强对流天气,表明我省已进入强对流多发的季节。

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测信息,预计明天至后天上午,又将有一次自北向南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且具有对流性强、影响范围大、致灾风险高等特点。

站在“防”的角度,最怕的就是强对流天气,尤其是短时强降雨极易导致山洪地质灾害,而引发人员伤亡的,往往是此类灾害,甚至可能造成群死群伤事件。

从预报情况看,面上的降雨倒不算大,累计雨量不过30到70毫米。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超过100毫米,小时雨强30到50毫米,只怕个别点上会吃不消。

但话说回来,这些年应急管理部门与气象部门建立起的强降雨“631”预警叫应机制,基层组织转移避险还算迅速,已经发挥了较好的效果,不必太担心。

关键是预报局部有10级左右雷暴大风或冰雹,且大风有一定的极端性,提醒防范对户外活动、旅游交通、公众安全、户外广告牌、临时搭建物、危旧房屋等影响。

这不禁让我想起,去年三月底那场“妖风”。是夜,南昌遭受强对流袭击,霎时间狂风肆虐。其强度之猛、影响之大,完全超出认知、超乎意料。

第二天,在得知某小区三人因狂风而从高楼坠落、不幸身亡时,我正吃着早餐,直接惊掉了筷子。特别是后来了解到,祖孙俩睡梦中被风吹走,更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常讲,近年来极端灾害天气多发频发重发态势日益凸显。这个例子恰恰是最好证明,事实已经发出告诫,真的要时刻保持警醒,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

去年不可预测的灾害,还历历在目,如今才刚过去一年多。再次面对可能存在极端性的大风,我们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全力防范灾害天气及其诱发的次生灾害。

正如提示信息,大风影响期间,公众应尽量减少外出。当遇到“妖风”来袭,害怕是没有用的,谁也无法让它阻止脚步、改变趋势,一切看自己怎么做。

避免灾害最好的办法,在于防范风险、远离风险。

写于2025年4月10日晚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