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惴惴不安

2024-04-20 11:34:24
标签: 枚庸 生活 随感 杂谈 防汛

 枚庸

 

今年南方的天气让人捉摸不透,就像我前两天说的“风云无常”,总是给我们带来一些意外“惊喜”。

之前已提过,其实大家在心理上早有意识,省防指年初便明确要求“防早汛、防大汛”,所有汛前准备工作都在尽可能往前赶,就是担心突如其来的暴雨洪水。

没有猝不及防,但也防不胜防,暴雨、大风、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接二连三侵袭着赣鄱大地,许多预想不到甚至不可想象的事情发生,还造成了个别人员伤亡。

应该说,防汛安全问题,算是今年江西绕不开、躲不掉的主题。所以当时在省委党校研究生调研选题的时候,毅然选择了防汛,把地点放在了沿江滨湖地区。

周末从九江回来,短暂的降雨停歇。十六号开始,又迎来好几轮降雨天气过程,雨带一直在我省维持着,且南北摆动,逐步南压,又缓慢北抬,反反复复。

当前的江西,可谓是江河湖库水位普遍上涨,土壤几近饱和,如果阴雨天气还在延续,较大以上洪涝灾害的风险只会居高不下,防洪保安压力与日俱增。

好在目前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以及鄱阳湖水位总体偏低,长江还没有形成顶托效应,发生流域性洪水的可能性并不大。

这种短时强降雨产生的影响,主要还是在山地丘陵地区。据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江西有暴雨灾害中高风险,可能引发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内涝

对于突发的山洪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我想这些年,大家都有了足够清醒的认识和防范的意识,其致灾性、不确定性,也能保持相对的警惕警觉。

特别是已建立起“6小时风险预警、3小时风险通报、1小时风险叫应”等机制,以及一贯坚持的转移对象、转移步骤、转移安置方式、转移责任“四个明确”等要求。

各地在接到预警后,通常能够发挥好县—乡—村—组—户五级防御体系作用,及时组织做好危险区和受威胁群众避险转移、妥善安置,有效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前面跟同事聊天的时候,我就表达过一个观点,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今年汛期似乎不那么太平。正如我写下的这个题目“惴惴不安”,始终放心不下。

究其原因,并不是来自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的山洪地质灾害。直到昨夜躺在床上,忽然知道了真正不安的缘由,是山区那些中小水库、民营水电站、山塘和在建的涉水工程。

早上起来查看数据,全省已有不少水库在超汛限运行,中型有14座、小型有383座。不在监测范围的小水电站、“头顶一盆水”重点山塘,高水位运行的不计其数。

此外,从鄱阳湖低水位,修河却因降雨超警戒情况来分析,河道行洪能力一定存在问题。这里面不排除在建工程阻洪的可能,对防洪安全和工程安全都有威胁。

根据省气象局的预报,下旬我省降雨仍然偏多,赣中、赣南累计雨量120220毫米,局部可达350毫米以上赣北为50100毫米,局部可达150毫米以上。

再这么下去,我真不知道山区那些水库、水电站、山塘还能纳多少雨,是否扛得住暴雨洪水?万一发生垮坝,如何应对处置,对下游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

还有防洪能力相对薄弱的中小河流堤防,会不会存在决口漫溢的风险?以及涉河、跨河在建工程,其应急度汛措施到不到位,施工营地的安全有没有保证,等等。

更担心的是责任落实,虽然都有水库安全员、堤防管理员等巡查责任人,但以前有人跟我开玩笑,你们上级的部署要求,最后也不过是落到“一个老头”身上。

险情能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很大程度取决于巡防查险力量到底足不足。以往小险变大险、大险成大灾的教训表明,基本上都跟巡堤(坝)查险不到位有关系。

因此,有了自己的“惴惴不安”。当然光有个人的主观意识没有太大作用,更依赖各级各有关部门的思想重视和行动自觉,只有大家把分内的事做好才是关键。

但愿我的“惴惴不安”,只是毫无意义的“杞人忧天”。

 

写于2024年4月20日 防汛四级响应期间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