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悲伤的“杜鹃”

2024-03-28 13:29:17
标签: 枚庸 生活 随感 杂谈 爱国

枚庸

 

“一场遭遇战,猝不及防。”

这是小小说《杜鹃花落》开篇的话,讲述的是中日军队交战的故事,还被作为阅读理解文章,收录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九年级的语文试卷上。

正如开头的这句话,文章在现实里也引发一场关于爱国与卖国,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焦点直指文章作者,一个河南汤阴县某中学的校长,同时也是名基层党组织的书记。

当然,这些职务都是曾经的,他现在已被免职,还被网友冠以“打入我们内部的汉奸”的称号。为什么一篇小小的文章,会惹来如此高度关注和热议呢?

主要是有人认为,文章掺杂了美化侵华日军和侮辱八路军的成分。刚开知道这件事,其实我是极为震惊的。想不到也不敢想象,这会出自一位教师、一名党员之手。

在流传的试卷图片中,我读到了这篇文章,它以日军视角,讲述的是冈田大佐为救儿子反攻八路军,却因此炸死了自己的儿子、最终吐血身亡的故事。

众多网友对此不满和质疑,认为是对历史事实和民族情感的扭曲。甚至有人指出,最初原文中还用了有着极大侮辱性的词汇。

这是典型的立场不正确,我不清楚他为什么要站在日军的角度来写这样一篇小说,更不明白为何要把日军大佐的死写得那么悲壮,却把我军当作了“敌人”。

难怪被称之“汉奸”,尽管也有不少人试图为作者开脱,但个人觉得并不为过,尤其是文章用杜鹃花比喻大佐的死亡,结尾写道“像嫣红的杜鹃,慢慢地散开”。

这严重刺激了中国人的认知,在我们眼里,一旦提到杜鹃花,首先会想到什么?我想,绝大多数人会联想到一部电影,以及它传唱的一首歌曲。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小时候看的《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形象,那漫山遍野开满杜鹃花的画面,都极大的感染着我们,激发起强烈的爱国情怀。

特别是它的主题曲,里面有着这样的歌词,“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在传统的意识里,杜鹃花、映山红,应该只能指代红军、八路军。

而这个卑鄙的作者,却将美好寓意的杜鹃花,拿来给日军大佐装扮,实在是让人接受不了。关键是,他还是以教育和党建工作者的身份出现,让人不禁细思极恐。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人群,还有多少像这样的人?他们以某种隐晦的方式、暗藏的手段,在表达着颠覆认知的情感,渗透着背离国家的文化。

不过应该庆幸,我们的青少年并没有因此蒙蔽双眼,网络举报这篇文章的九年级学生,眼睛是雪亮的,让我们看清了一个“办有担当教育”名校长的真实嘴脸。

悲伤的是“杜鹃”,它被日军大佐抹了黑,但我有理由相信,它一定会闪耀下去,就像《映山红》里唱的:“高举红旗哟朝前迈,革命鲜花哟代代红!”

 

写于2024年3月28日午间休息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