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庸
有人说,成年人过年,过的是人情世故。
还在大年初七,元宵未过,所谓的“年味”没有完全散去,有些人仍留在过年浓郁的气氛里。
最近常跟朋友说,感觉过个年太累了,说不出的疲倦。对双方皆在外地工作的人来说,回哪方过年,就是一个苦恼的问题。然后是该带什么、准备多少回去?
当然我们知道,亲人对于金钱、物品,或许并不是最看重。只要人到,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团聚,就是“年”该有的味道,但作为“大人”,不得不去考虑。
好不容易回到一方乡土,总有些亲朋要去拜会、同学要去相聚、关系要去维系,消耗的不光是时间,更夹杂着说不清的内心无奈和表面适从,一点儿不比上班轻松。
不像小时候的单纯天真,过年就意味着穿新衣服、收大红包、吃鸡鸭鱼肉、放烟花爆竹,多么美妙而幸福的时刻。所以成年人的“年”,已过得不快乐、不舒心。
七天短短的春节假期,有时好像也显得漫长。我忽然意识到,从前总盼望长大这件事,是如此可笑。恍然间,最无忧无虑的少年早已不再,人到中年的悲哀悄然而生。
正如听人总结的,小孩子过年,更像是庆祝新成长的开始,而成年人,却仿佛纪念旧时光的结束。
前不久看到一段文字,说“我回来了”,是你能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也是回家过年最好的理由。
与此同时,我还看到另一句话,“我们这一生都是走在回家的路上,而回家过年是我们最大的福气”。再大的“大人”,终究是个孩子,也期待回到父母身边。
可就在过去这四年间,外公、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外婆也于前天离开。突然发现,他们都是我往常,过年回乡最大的念想,现如今,祖辈四位长者都不在了。
想起奶奶去世那晚,我和父亲坐在客厅的对话,他说如今了然无牵挂,以后过年、过节的,都可以放心去南昌跟你们团聚了。看似美好的话题,却透着深沉的悲情。
又是“大人”过年必须面对的问题,都说回家过年,可是“家”在哪?很多同事也聊起,一旦父母都不在了,还需要考虑回哪去么,自己在哪过不是过?
如此,比起前面说的不快乐、不轻松,还能在父母面前尽情做个“孩子”,已经是种再幸福不过的事情。而我的父母,不再是谁的孩子,属性只剩下祖辈、父辈。
今天中午,偶然看到朱铁雄的抖音。
讲得是一个孩子想成为“大人”,口口声声称已不是“孩子”,与爷爷和父母赌气,为什么不承认自己的成熟。拿起背包要出去散散心,爷爷追出来给个红包。
轻声细语道,我还在,你爸不也是孩子,何况是你?最重要的话一出,“当大人有啥好的,等你上面没大人了,你就真成大人喽”,瞬间泪崩。
是啊,尽管我们总说“大人”过年累,但毕竟还为人子女,偶尔还能撒撒娇、赌赌气。可真正的“大人”呢,他们有多少苦楚,可以跟儿孙们去寻求倾诉和慰藉?
就像妈妈清晨说的,这些年在南昌帮我照看两个女儿,陪伴外婆的时间少之甚少,留下的只有遗憾和内疚,而孙女还小,她还要强忍痛苦和悲伤,继续着坚强。
这个年离真正的“大人”又近了一步。我该更加珍惜,与父母同行的时光,依然像个“孩子”的模样。
写于2023年1月28日,正月初七
随感|“大人”过年
枚庸
有人说,成年人过年,过的是人情世故。
还在大年初七,元宵未过,所谓的“年味”没有完全散去,有些人仍留在过年浓郁的气氛里。
最近常跟朋友说,感觉过个年太累了,说不出的疲倦。对双方皆在外地工作的人来说,回哪方过年,就是一个苦恼的问题。然后是该带什么、准备多少回去?
当然我们知道,亲人对于金钱、物品,或许并不是最看重。只要人到,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团聚,就是“年”该有的味道,但作为“大人”,不得不去考虑。
好不容易回到一方乡土,总有些亲朋要去拜会、同学要去相聚、关系要去维系,消耗的不光是时间,更夹杂着说不清的内心无奈和表面适从,一点儿不比上班轻松。
不像小时候的单纯天真,过年就意味着穿新衣服、收大红包、吃鸡鸭鱼肉、放烟花爆竹,多么美妙而幸福的时刻。所以成年人的“年”,已过得不快乐、不舒心。
七天短短的春节假期,有时好像也显得漫长。我忽然意识到,从前总盼望长大这件事,是如此可笑。恍然间,最无忧无虑的少年早已不再,人到中年的悲哀悄然而生。
正如听人总结的,小孩子过年,更像是庆祝新成长的开始,而成年人,却仿佛纪念旧时光的结束。
前不久看到一段文字,说“我回来了”,是你能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也是回家过年最好的理由。
与此同时,我还看到另一句话,“我们这一生都是走在回家的路上,而回家过年是我们最大的福气”。再大的“大人”,终究是个孩子,也期待回到父母身边。
可就在过去这四年间,外公、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外婆也于前天离开。突然发现,他们都是我往常,过年回乡最大的念想,现如今,祖辈四位长者都不在了。
想起奶奶去世那晚,我和父亲坐在客厅的对话,他说如今了然无牵挂,以后过年、过节的,都可以放心去南昌跟你们团聚了。看似美好的话题,却透着深沉的悲情。
又是“大人”过年必须面对的问题,都说回家过年,可是“家”在哪?很多同事也聊起,一旦父母都不在了,还需要考虑回哪去么,自己在哪过不是过?
如此,比起前面说的不快乐、不轻松,还能在父母面前尽情做个“孩子”,已经是种再幸福不过的事情。而我的父母,不再是谁的孩子,属性只剩下祖辈、父辈。
今天中午,偶然看到朱铁雄的抖音。
讲得是一个孩子想成为“大人”,口口声声称已不是“孩子”,与爷爷和父母赌气,为什么不承认自己的成熟。拿起背包要出去散散心,爷爷追出来给个红包。
轻声细语道,我还在,你爸不也是孩子,何况是你?最重要的话一出,“当大人有啥好的,等你上面没大人了,你就真成大人喽”,瞬间泪崩。
是啊,尽管我们总说“大人”过年累,但毕竟还为人子女,偶尔还能撒撒娇、赌赌气。可真正的“大人”呢,他们有多少苦楚,可以跟儿孙们去寻求倾诉和慰藉?
就像妈妈清晨说的,这些年在南昌帮我照看两个女儿,陪伴外婆的时间少之甚少,留下的只有遗憾和内疚,而孙女还小,她还要强忍痛苦和悲伤,继续着坚强。
这个年离真正的“大人”又近了一步。我该更加珍惜,与父母同行的时光,依然像个“孩子”的模样。
写于2023年1月28日,正月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