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我为什么这么忙?
2022-11-11 18:33:35
标签: 枚庸 随笔 杂谈 工作 忙碌
枚庸
从小城回来二十多天,基本没在家吃过饭,甚至回去都已是深夜,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办公室。
“为什么这么忙?”身边很多人都这么问我。妻子说,以前你也总是很忙,但至少没这么忙,隔三差五还能在家做个饭;朋友说,知道你们任务急难险重,可平稳的日子总能出来聚个会吧……
其实,这是个我也回答不了的问题。首先得从自身找原因,大体就是自己能力不足。一方面在繁杂事务面前,统筹协调不够,导致时间分配不够均衡。另一方面很多任务都是临时性、突击性的,工作效率又不高,不得已熬夜。
其次是今年安全形势的确太过异常,历史罕见的夏秋冬连旱还望不到头,持续强化抗旱救灾工作,省政府坚持定期密集调度;森林火灾多发态势没有扭转,防灭火压力依然很大;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免造成人员伤亡。基于此,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方面材料自然少不了。
还有就是应急值守频次增加,夜里至少守至凌晨,哪怕在沙发躺下精神也不敢懈怠。第二天身体必然疲倦,难免提不起效率,为保证工作质量只能放缓节奏。
再者,“喜庆二十大”一系列主题活动开展、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情况在省委深改委汇报等专项任务,也牵扯了不少精力,熬过通宵、挺过周末。
综上所述,忙有忙的道理,但未必人人都能理解。
比如某兄弟几次打电话说有事约我,都直言没空,他说抽个空呗,我说时间自己决定不了,他一定以为是在推脱;某老友跟我说几个作家诗人聚会,开始我都答应了,又临时有事走不开,估计他会想我赴了别的局……
这段时间总想写点文字,给家人和朋友,也算是一种解释,并不是不想陪你们、会你们。
尽管我也不知道究竟忙了些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或是拿出了哪些成果,但是真的每天都忙忙碌碌。
不过真心感觉有些愧对家人,爱人仍在外地支援抗疫,对她少了点关心和温暖;女儿尚幼,对她们缺少了父亲的陪伴;尤其是母亲一人辛苦带着两个小家伙,实在是不容易,也没能为她分担,给她减轻点家务。
想起一句话,应急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急可应。虽然我的工作不是天天都在“应急”,但“应急人”的的确确付出了很多,办公楼里昼夜通明的灯光,足以证明。
正如我们内心最祈盼的那样,愿永远江河安澜、人民安全、社会安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少一些忙碌,多一点时间,放下心陪陪家人、会会老友!
写于2022年11月11日傍晚
随感|我为什么这么忙?
枚庸
从小城回来二十多天,基本没在家吃过饭,甚至回去都已是深夜,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办公室。
“为什么这么忙?”身边很多人都这么问我。妻子说,以前你也总是很忙,但至少没这么忙,隔三差五还能在家做个饭;朋友说,知道你们任务急难险重,可平稳的日子总能出来聚个会吧……
其实,这是个我也回答不了的问题。首先得从自身找原因,大体就是自己能力不足。一方面在繁杂事务面前,统筹协调不够,导致时间分配不够均衡。另一方面很多任务都是临时性、突击性的,工作效率又不高,不得已熬夜。
其次是今年安全形势的确太过异常,历史罕见的夏秋冬连旱还望不到头,持续强化抗旱救灾工作,省政府坚持定期密集调度;森林火灾多发态势没有扭转,防灭火压力依然很大;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免造成人员伤亡。基于此,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方面材料自然少不了。
还有就是应急值守频次增加,夜里至少守至凌晨,哪怕在沙发躺下精神也不敢懈怠。第二天身体必然疲倦,难免提不起效率,为保证工作质量只能放缓节奏。
再者,“喜庆二十大”一系列主题活动开展、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情况在省委深改委汇报等专项任务,也牵扯了不少精力,熬过通宵、挺过周末。
综上所述,忙有忙的道理,但未必人人都能理解。
比如某兄弟几次打电话说有事约我,都直言没空,他说抽个空呗,我说时间自己决定不了,他一定以为是在推脱;某老友跟我说几个作家诗人聚会,开始我都答应了,又临时有事走不开,估计他会想我赴了别的局……
这段时间总想写点文字,给家人和朋友,也算是一种解释,并不是不想陪你们、会你们。
尽管我也不知道究竟忙了些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或是拿出了哪些成果,但是真的每天都忙忙碌碌。
不过真心感觉有些愧对家人,爱人仍在外地支援抗疫,对她少了点关心和温暖;女儿尚幼,对她们缺少了父亲的陪伴;尤其是母亲一人辛苦带着两个小家伙,实在是不容易,也没能为她分担,给她减轻点家务。
想起一句话,应急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急可应。虽然我的工作不是天天都在“应急”,但“应急人”的的确确付出了很多,办公楼里昼夜通明的灯光,足以证明。
正如我们内心最祈盼的那样,愿永远江河安澜、人民安全、社会安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少一些忙碌,多一点时间,放下心陪陪家人、会会老友!
写于2022年11月11日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