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日记随笔 |
生来孤独,是汪峰一首歌的名字,喜欢很多年了。
我喜欢一首歌,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它的词,这首也不例外。
歌里许多词汇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尤其是在安静的深夜里。
许多个夜晚我已无法入睡/ 闭上眼睛我会看到疼痛
无论让自己疲惫还是麻醉/ 总会掉进迷惘深处
我的爱总是时有时无/ 我的感觉越来越模糊
此刻我已陷入深深恍惚/ 突然一首歌从天台传出
我曾经决定悄悄离去/ 只有这样我才会停止哭泣
可当我闭上眼睛 我依然迷茫/ 我的灵魂充满恐惧
此刻我站在窗前望着外面/ 车辆穿梭高楼闪烁
伴着晶莹的小雨和那歌声/ 我轻轻哼起这首歌
不是自由城市拥挤才去争取/ 可我害怕还是同样的结局
在每个地方 走走停停/ 在彷徨中来来去去
现在我多想就这样离去/ 带着深深疲倦随风而去
化作一颗星星 挂在天际/ 我会再次唱起这首歌
那歌声让我流泪/ 那歌声把我唤醒/ 歌里唱着
伤心的人不要哭/
我们都一样
用你的微笑面对每一次心碎/ 因为我们生来孤独
也确实许多个无法安眠的夜里。
这首歌在电脑上一遍又一遍循环播放。
我静静听着它,轻轻和着它,伴着滑落打湿枕巾,又被风干的眼泪,慢慢变得恍惚,开始进入睡梦。
那是大学刚毕业后的一段短暂时光,刚刚告别一个时代,结束了天天有一帮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的热闹。
在那些日子,我一直困在这种难以言表的孤独状态里。
而习惯表达的我,突然沉默了下来,更变得异常的不习惯。
那时候,我说内心是孤独的,而有人说,这是寂寞。
其实,我也有些害怕,所有的不习惯,只是因为寂寞难耐。
甚至也曾一度去翻阅寻找资料,企图找出孤独和寂寞的区别,然后一一对照自己的心理,去印证自己的孤独,而非寂寞。
五年前,我就在《我的世界,你可曾来过》里写道,“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寂寞的人,相反,在我的生活里,处处是热闹的景象。总是在很多个深夜里,还有那么一群人,陪我一起喝酒、吹牛,直到沉沉地醉去。但我不会否认,我是个孤独的人,甚至有时候,极其享受一个人的情境。漆黑宁静的夜里,点燃一支烟,倚在窗台,淡淡地吐出烟圈,让思绪随着烟雾升腾。”
虽然那时候我说没有人懂自己,可我却也并不是那么想得通,为何非得总是,时时制造出那些热闹的景象。
昨晚,无意间看到去年孙建弘在《光荣绽放》节目的访谈。
其中有一段,孙建弘也在谈自己的孤独。他说,他特别害怕孤独,不喜欢一个人的状态,一个人的时候使他感到特别的不安。所以一到周末,他就要给朋友一一打电话,邀他们相聚。
看到这里,我突然又有种强烈的共鸣感。他是在说他自己,却说出了我心中强烈的认同。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这回受伤以前,我一直处于这种不安里。所以每天一到快下班的点,我就开始找朋友,一个个电话打出去。然后,吃饭、喝酒、夜宵,轮流转,在一起热闹、撒野,直至深夜再归去。
而他们说,我是没有安定下来,玩性未减,太贪玩。
这次右脚受伤,回到小城养伤,三个月几乎没有出门。
躲在家里休养的日子,我又回到了安静的状态,回到了没有喧闹,没有嘈杂的世界里,有了大片的时间去思考。
又一次想到了五年前,那个关于寂寞和孤独的话题,以及我是否是那个贪玩的,长不大的孩子。
我是一个典型的双子,两个极端性格分裂明显的人。我清楚地知道,在人群里和一个人时的自己,其实可以说是两个人。
很多人的时候,我喜欢高谈阔论,我喜欢一饮而尽,我喜欢拥抱世界的美好。一个人的时候,我总是沉默发呆,我总是细细品读,我总是把自己埋在世间小小的尘埃里。
在我的世界里,我觉得孤独的时间特别特别长。
仿佛孤独一直与我如影随形,伴着我从起床到睡觉的每一个时间刻度里,无时无刻不在,包括我入睡后,它也不曾离去。
就像无论我在人群里呆的时间有多长,与朋友、亲人、爱人相聚的次数再多,仍没有我一个人的时间长、次数多,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其实我都是以一个人的个体方式,存在着。
所以白天哪怕只有一分一秒的孤独,我都觉得漫长。于是我希望能在人群里的时间再长一点,再多一点。
寂寞,是孤枕难眠。而孤独,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我想我一定是属于后者,虽然我害怕孤独,可当我离开人群,回到一个人的状态,我能够进入另一个自己,那个生来孤独的自己。
那个自己,不会惧怕孤枕难眠。
我想,有些人,或许正是这样的生来孤独。
他们的孤独仿佛是与生俱来,像他们生来就有两个不一样的自己。其实他们孤独的根源,可能就是这两个不一样的自己。
人是一种矛盾的物种,有人说,最明白和最不明白的个体就是自己。一个自己姑且已经够难让人捉摸,何况两个呢?
身边很多所谓爱人、朋友,也许只看到那个在热闹里舞动的你,那个迷醉在街头的你,那个泛滥着情意的你,那个粗俗丑陋的你,他们根本来不及,或许一辈子也不会,看到另一个不一样的你。
有时候,在某一个深夜,你也曾模糊过两个自己的界限,轻轻地低吟或者倾述,吐露着另一个自己的心声。
换来的,却可能是一句虚伪,一声道貌岸然。
有什么办法,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们大多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关注自己的想法,有谁又会去真正关心你的心声,在意你是否卸下伪装,更不会俯下身,走进你的世界,看看另一个你。
当躯壳那套华服变得越来越重要,还有多少人能看到灵魂?
生来孤独的人,必然生来纠结。
就像五年前我就明白的道理,五年后仍旧又被无情伤了一次。
在这一路鲜花伴着泪水的人生中,我们一直在害怕孤独、感受孤独、摆脱孤独。一边已经渐渐习惯这种孤独感,一边仍在不断渴望和期待,有个人能真正走进内心的世界,给孤独,作个伴。
又至凌晨,此时窗外是漆黑的夜,没有一丝的光亮,弥散着虚无的恐怖,我守着这个安静的窗口,用文字写下我的孤独。
而电脑里旋律响起,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
伤心的人不要哭/
我们都一样
用你的微笑面对每一次心碎/因为我们生来孤独
【作者】枚庸,80年代生,文字匠、人民打工者,出版文集三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