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论】 幻想中的温暖

(2010-08-22 13:07:28)
标签:

枚庸

评论

小说

周礼

钻戒

爱情

幻想

温暖

杂谈

分类: 杂文评论

【评论】 <wbr>幻想中的温暖


    我不否认,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尤其是对待爱情。

    于是在我的很多关于爱情的作品里,我都努力给自己构建一个理想化的故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也喜欢读到别人作品里,理想化的爱情故事。对待这样的故事,也往往给我留下很深的思考和印象。如此说来,周礼发在《短篇小说》2010年第八期的作品《一克拉的爱情》便是这样的故事。

    当然,请允许我主观地认为,这是一篇理想化,或者说幻想中给人温暖的爱情故事。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温小雅的女人,她一直梦想能拥有一枚五克拉的钻戒,可是她的丈夫丁伟强只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元,除去房租、水电、生活、赡养费用,所剩无几。别说是五克拉的戒指,就是一般的铂金戒指都买不起。但这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温小雅身边的其他女人,哪个手上都戴着几枚戒指,而且温小雅长得漂亮,能与明星媲美。

    这么一来,温小雅不平衡了,她开始想到自己,以自己的姿色,本可以嫁一个比较好的人家。可就是阴差阳错,稀里糊涂地嫁给了现在的丈夫。温小雅没有丢掉拥有钻戒的梦想,就喜欢去珠宝店闲逛,这时候,真正的故事开始了,她在珠宝店邂逅珠宝商、高中同学李亚军,李亚军恰恰又是当初温小雅的暗恋者。

    后面的故事,似乎人们都能猜测得到,李亚军请温小雅吃饭叙旧,然后就是表白,然后就是用一枚温小雅朝思暮想的五克拉钻戒收买了她的心。从此,温小雅做了李亚军的情人。半年后,李亚军要温小雅跟丈夫离婚,跟他去巴黎旅行。温小雅动摇了,于是狠心跟丁伟强摊牌,要做一个了断。

    我说的幻想中的温暖就在故事的末尾,丁伟强带着酒气和烟味回来,说明天再签,就又出去了。可第二天温小雅没有等到丁伟强,而是等到了他出车祸身亡的消息。等赶到出事地点,丁伟强手里攥着一枚一克拉的钻戒,那是他送给温小雅的离婚礼物。为了买这枚钻戒,他戒了烟,戒了酒,省吃俭用,甚至去黑煤矿挖煤,终于凑够了买钻戒的钱,却等到妻子要和他离婚的消息。但他还是希望,自己能给她戴上这枚钻戒。

    可以说,作者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因为他给这个故事画了一个完美的结局,温小雅走向了回归。作者在小说最后这样写道:“拿着手里那枚沉甸甸的戒指,温小雅泪如雨下。尽管这枚戒指整整迟了十年,也远远不及五克拉的大,但温小雅还是觉得,这是一枚最美的戒指,也是一枚最珍贵的戒指。”

    说实话,这算不上一篇新颖独特的小说,相反,还显得有些俗套。可是,我要说,这样一篇看似俗套的小说,俗套的情节背后,还是给我们许多感动和心灵的触碰。尤其是它的结尾,从这个故事的结局,我看到了一丝属于幻想中的温暖。这让我想到自己小说《牵手》里男主人公的回归,主线也是一枚戒指。

    和周礼一样,我们的构思都是在结尾回归,主线都用了戒指,所以我对这篇小说情有独钟。但是有一点,我比周礼更理想化,因为我不愿意让主人公在生离死别之后,才感悟到爱情的珍贵,而周礼,却比我要狠心,把一个好男人丁伟强,就这样杀死在车祸现场。当然,这样才给了后面的回归,一个现实的理由。

    话说回来,周礼的这篇小说,是理想化的,也幻想中的温暖,却也不失现实。这个故事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在我们身边,或许处处、时时存在。但是不是所有的结局都像故事一样完美,这个故事的情节,包含了我们太多的幻想,在现实生活里,不是每个女人都要狠下决心才跟丈夫分手,不是每个丈夫都会为了妻子去努力赚一枚钻戒,不是每个女人在看到丈夫死后手里的钻戒时,都知道回归,都知道珍惜。

    然而生活,正因为我们心存这样的美好幻想,才变得真正幸福起来。

    爱情,更需要彼此用心灵去呵护,需要用幻想作为信念去支撑。

    尽管我知道,在现实面前,幻想仍旧只是幻想。

    但在幻想中,我分明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温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