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没有想过,这个冬天会过得如此悠闲。
时间从指间一点点流淌而逝,转眼便是另一个春秋。
生活机械式地重复着,却让我有一种多年不曾有过的,安静,沉寂。朋友问我最近是否还好,都在干什么,我只给他们回答八个字,发呆、喝茶、听歌、写作。
回答这几个词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愉悦,因为这种感觉,是从多年以前拾回来的。曾记得中学时代的每一个周末,我都是窝在房间里,这么度过的,单纯地守着自己的快乐。
只是,很长的时间,不曾如此的清净了,抛开了物欲、名利,完全回归到一个孩子的心灵状态。我跟父母说,此次寒假,我回到他们身边,就只管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沉淀,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这样的一个假期,用大片的时间,留给自己一个人,独坐在房间里,捧上一本文学读物,静静地阅读,确实很久没有如此痛快地阅读了,才明白,曾经的浮躁,已让我错过了太多的好作品,而阅读本身,也是一种提高。
然后就是发呆,当然,不是纯粹的发呆,更多是思考和回忆,陷入一种对过往纯真岁月的回顾,让我找回当初那种对文字的痴情,只为了心灵的表达而创作,为了一种思想的倾述而写作,那个时代,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回到小城,卸下名利,抛开光环,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不再像从前那样依赖酒精来麻醉,偶尔与朋友小酌,只为了叙旧,而不是为了买醉。甚至用清茶的苦涩余香来代替烟草的味道,除了写作,几乎不抽烟。
这是一种多好的状态啊,仿佛又回到了丁香花的歌声里,回到了那个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自己。我知道,我不是在记忆的梦幻里沉睡,这是一种休整,迎接我的,是整装待发,是继续疲惫的一段征程。
这个冬天,似乎雨特别多,接连下了好几天的雨。
还记得曾经的岁月里,那样恋着这般淅淅沥沥的小雨,也曾把它比作一首悠扬的乐曲,在滴滴答答的乐声里,享受着独有的美丽,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厌烦这样的雨天,阴雨的天气,让人变得无比烦躁。
朋友说,那是你的心里已经开始浮躁,浮躁的心只喜欢阳光的灿烂。我一直在反思这句话,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我已经偏离了一种价值取向,太过于向往阳光,就像追求鲜花和掌声一样。
只是在这个冬天,我从茶的味道里,找回了当初文字碎片里,那个喜欢雨,喜欢坐在窗前,独自听雨声的自己,那才是我除去躯体之外的灵魂,那个自己,才活得真实,活得纯粹。
今天见了两位本土作家,王国平和夏道明,分别是本县作家协会主席和副主席。他们的作品里,散发着浓浓的乡土味道,语言很深刻,表达很真诚。身处官场的中年人,对文学,还保持着一份宁静的心境,很难得。
一起喝酒聊天的时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离文学,似乎越来越远了。对文学的那份追求和信仰,已在名利和浮躁间,渐渐迷失,而他们,让我警醒,是不是我该把那些遗失的东西,重新找回来了。
雨过天晴,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我行走在森林小溪之间。
自然的气息让我流连,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那是一种久违的气息,没有嘈杂,没有喧嚣,留给自己的,是唯一的安静,哗哗的水声,树木散发的清香,都让你无法从陶醉中醒过来,这种感觉,胜于任何烟酒。
看着阳光透过树缝,斜斜地照射进来,我告诉自己,即使身处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心里也该有这样的一片森林,或许你无法彻底逃脱世俗的侵蚀,也该留给自己一个清净、冷静的角落。
这个冬天,注定会让我有新的收获,即使时间依旧过得很快,在家的日子已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将近半个月,尽管在这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写出什么好的作品,但是我坚信,雨后,有阳光和彩虹。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要做的,不是对阳光彩虹的期待,而是,真正找个安静的角落,享受雨声中的宁静世界,在一个黑洞洞的窗口,享受一个人的僻静,从一个黑夜,走向一个新的黎明。
我需要的,仅仅是这样的沉积,其他的,都会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于2010年1月31日深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