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海南网远观名家访谈
(2009-11-15 15:25:38)
标签:
枚庸远观访谈名家诗性青春杂谈 |
分类: 关于作者 |
远观访谈——枚庸:诗性的青春人生
原文链接:http://www.hainani.com/fangtan/yg/mj/20091115/32879.htm
枚庸,诗人、作家,原名贺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1987年出生于江西赣南山区,现就读于南昌工程学院。现居南昌,出版有散文集《又是一季花开时》、随笔集《流年》等。
远观:枚庸你好,很高兴你能接受我的采访!作为“80后”的一位诗人、作家,在创作上你一定有自己的见解,而且今年被评为“中国年度诗人”,可以谈谈你的诗歌创作,主要风格是什么样的吗?
枚庸:说实话,我的创作是比较随性的,开始写的时候,并没有想过我要写什么,只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而且大部分创作开始源于感情。至于中国年度诗人的当选,实属意外,我从没想过能作为一个诗人当选。我创作的诗歌并不多,大多和我的散文一样,阴郁而忧伤,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是我的散文还是诗歌,或者人生处世的态度,都是一种写意的诗性,坦荡而自由。
远观:“中国年度诗人”公布的时候,很多网友都质疑,你写的诗歌数量极少,怎么够资格评为年度诗人呢,对此你怎么看?
枚庸: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支持,总会有人提出质疑,这很正常。再说我的诗歌数量比起同时当选的几位诗人来说,确实相距甚远。但是我觉得我的当选,主要是从过去到现在,我的诗歌变化很大,可以说是有种质变。曾经很多诗歌都是反映对爱情的渴望、追求等等,而今年,尤其是去年到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之后,我的诗歌就开始关注生命的意义和理想的思考。
远观:每一种文学作品大概都有属于它的衡量标准,能谈谈你对诗歌的衡量标准吗?
枚庸:在我的眼里,诗歌从来没有什么固定的衡量标准,但有一颗诗心在暗量。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个真正的诗人,因为我没有诗人那么深层次的思考,我认为一个好诗人,能够用最简短的语言,深入到读者的心里,引发对人生、对世界的更深层思索。我做不到,但是我一直在努力,用诗性的眼光思考人生。
远观:当选的十个诗人中,你是最年轻的,也是唯一的在校大学生,相信在你的诗歌道路上,有很多影响你的诗人,你觉得你离他们远么?
枚庸:说实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或者喜欢的作家、诗人,他们对自己的创作,或多或少有一点影响。在诗人中,有一些是我比较喜欢的,比如国内的有海子、北岛、于坚等,国外的有金斯堡、普希金等。但是诗人从本质上是没有距离的,他们写的诗歌,都是自己生活、思考的体现,就比如一同当选的郑小琼,也是80后,但是我们思考的东西不一样,也就不好说什么距离的概念,我想,每一位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他们,只是他们自己,不需要跟别人做比较。
远观:很多媒体都说,你是从网络写手成长起来的作家,你自己也曾在媒体的采访中坦言,是网络给了你更大的发展。你认为,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还有必要出版纸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