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赣州晚报》专版《枚庸:用文字书写青春梦想的男孩》

(2009-09-03 10:46:40)
标签:

枚庸

赣州晚报

专版

成长

报道

梦想

杂谈

分类: 关于作者

《赣州晚报》专版《枚庸:用文字书写青春梦想的男孩》

《赣州晚报》“学·成长”专版报道(2009年9月3日)

 

枚庸:用文字书写青春梦想的男孩

                                ■刘秀娟

   初识枚庸

  阳光男孩写忧伤文字

  认识枚庸,实属偶然,只是无意中闯进了他的博客。或许正是所谓的缘分,让我一读到他的文字便被吸引,于是加了他的QQ。当我得知他竟然是赣州人,这更让我感到亲近。而见到枚庸,并得到了他的新书《流年》,是在十几天前,一家咖啡馆。

  他穿着色彩鲜艳的横条纹T恤,戴着黑框眼镜,脸上带着阳光天真的笑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些,像是一个很帅的高中生,而谈吐却十分老练。在聊天过程中,他自信、从容、口才很好,相比之下,我这个比他大5岁的人反而显得幼稚了。

  而当读完他的新书之后,我对这个男孩既充满了钦佩又感到好奇。钦佩的是,这个仅22岁的在校大学生,就已经出版了两本文集,还是江西省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被称为80后代表作家,他的文字是那样清新、淡雅而又真挚。好奇的是,这样一个年轻、帅气、充满阳光的男孩,为什么写出的却是那样阴郁而忧伤的文字。

   迷上文学

  枚庸大一出版散文集

  枚庸自幼生长在崇义这个被山环绕的美丽小城,童年的生活丰富多彩。他的真名叫贺强。小时候,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参加过许多竞赛,获过语文、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多种奖项,但同时,他的兴趣爱好极其广泛,爱读书、写作,喜欢画画还有摄影,还在初一的时候,他就开始做网站,还曾梦想创办自己的网络公司。

  1999年,枚庸12岁,第一次参加了市媒体的一次征文比赛,并获得二等奖。正是这一次经历,让他对写作有了更大的兴趣和信心,也为他点燃了文学创作的最初梦想。之后,他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并开始尝试写自己的自传体小说。

  高二时,他担任了学校文学社的社长及社刊编辑。高中的学习是忙碌的,但是在学习的空余,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梦想,这段时间里,他写了数量不少的文章,据他自己说,光练笔本,就有7本之多。而在他的第一本散文集《又是一季花开时》里,很多都是那段时期的作品,包括他的代表作《永新往事》、《梦里风起花落夕阳斜》等。

  他说,网络给了他更广阔的创作平台。2002年开始,枚庸就把自己的文章发表在榕树下、天涯社区、Govoo文学网、湘滨文学、八斗文学等大型文学网站。他那忧伤的笔调,很快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有一些纸质媒体开始转载他的作品,而枚庸本人,也被他的读者称为“行走在阴郁文字里的人”,也有人称他为“忧郁王子”。

  在大学里,枚庸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创作。上大一时,他的班主任对他那种热爱文学的狂热劲头不以为然,并奉劝他不要在这上面花费过多的精力。班主任对他说:“你天天写又不能出书,能写出什么名堂?”

  但是令枚庸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时候,远方出版社竟然通过网络联系到他,表示想出版他的散文集。涉世未深的枚庸,一开始甚至怀疑这是一场骗局,但出版社却真的圆了他的出书梦想——第一本散文集《又是一季花开时》出版了。

  枚庸的班主任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自己班上的学生已经出了书,他上网一搜,发现自己班上这个学生竟然还有不小的名气。他觉得很激动,专门到寝室里找到枚庸,拍着这个孩子的肩膀赞叹不已。

   成长印象

  得益于父母的民主教育

  说起对枚庸成长影响最大的人,他最感激的,是自己的父母。他生长在一个极其民主的家庭,父母与他的交流,从来都是平等、自由的。当别的父母都在指责孩子不能做这做那的时候,他却能和父母一起,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让他的思维更早地接近成年人,所以他比大多数同龄人有更成熟的思想,为人处世也更独立。父母面对有着诸多爱好的他,并没有限制,让他死读书,而是给了他一个更宽松和自由的环境,对他热爱的写作,更是始终用一种鼓励的态度。

  在谈到他文字的深度的时候,他说,这得益于多年的学生干部经历。他中学便担任学生会主席,是省、市优秀学生干部,在大学里,他更是从宣传部干事、部长,做到团委副书记。这段经历,让他在为人处事等很多方面都学到很多,在工作中让他学会了更细致全面地思考问题,见到了更多的人和事,使文学创作提到了一定高度。

   最大的挫折

  两次高考失利

  枚庸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一直以来,在成长的道路上都走得比较顺利。当问起他受过的最大挫折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是高考。他曾经参加过两次高考,而这两次高考都让他意想不到的失利。正是成长中经受的挫折,让他更加坚强和勇敢,也让他有了更丰富的阅历,让他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这些阅历和感悟让他的文字有了更深的内涵,而不仅仅是空洞的文字表达,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两年高考语文作文都是满分。

   今后写作

  要更有社会责任感

  尽管枚庸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但他对自己的作品却始终不够满意。记得那天,他把《流年》这本书递给我时说:“这是一本没有什么文学价值的书,写的只是个人的情感而已。”当时,我只是认为他谦虚,而在和他进行了更深入的交谈之后,我才知道,他经常反思自己。尤其是当他加入江西省作家协会之后,常常和那些有名的老作家在一起交流时,有段时间,他常常会感到惘然,因为很多作家,他原本是读他们作品长大的,却能和他们坐在一起平等地交流,这让他无所适从,这种感觉,就像是被缆车送上了半山腰,并不是脚踏实地走上去的,感到有种悬在半空的不安稳。而抬头望着山顶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和他们之间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是自己的生活阅历的不足和思想深度的不够。对此,枚庸总会感到有些迷茫,这让他不停地思考今后的文学之路该怎样去走。

  不过枚庸对今后的写作,有一点是明确的,他希望自己的文字给读者带去的不仅是忧伤,他希望自己能迅速成长,让自己的文章为社会带来更多积极的意义。今后的写作应该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自己的成长,枚庸用了一句话,那就是:“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始终朝着这个梦想不断努力,就一定能离它更近。”或许,这正是他从文学爱好者成长为一名作家的真正原因,祝愿他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精彩。

 

《赣州晚报》电子版:http://szb.gndaily.com:81/gzwb/html/2009-09/03/content_61820.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