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我的书评:《在流年中追问》

(2009-05-11 08:32:42)
标签:

枚庸

书评

流年

作品

朋友

新书

杂谈

分类: 关于作者

在流年中追问

文 /砚脂

 

     似乎太年轻,又似乎是害怕岁月的流逝使自己变老,现在我好像经不起流年和怀旧的梳理与冲刷。当然,也许是自己一直在逃避,不愿意面对内心真实的自我;也许是为了避免“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想给别人一种阴沉和压抑的形象;也许是为了自己身体的健康,我要求自己要变得开朗而轻松。所以,我几乎不敢对生命,意义,成就,前途和命运等等的问题有太多的叩问和深思。

     看了一本名为《流年》的书,我与以前那个青涩,忧郁,敏感的我相遇了。以致我一直看到很晚,而且久久无法入睡。相仿的年龄,相近的环境,相似的心境,却真的让我愈发感觉到成长的阵痛,生活的艰难,青春的苦涩以及流年的易逝。还有曾经对理想执著追求的激情和坚韧;对家乡的怀念,还有那曾经渴望流浪,行走天涯的梦想。那是一个如此真实,沉默而又沉重的我啊。

    不知道是什么让我不再敢提笔写写我的所思所想。是身边那琐碎的生活?是某人对文学鄙视的目光?还是自己那慵懒的习惯?总以为自己没有热火朝天的生活,没有充满悬念和奇迹的经历,没有繁杂凌乱的环境,所以,觉得文学不在我身边,不会出现在我眼前,也不会来到我的笔下。但是,我知道,文学一直藏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似乎一直在暗恋着她,但又不敢用我的语言和文字去表白。又何谈为她增添色彩呢?更何敢如那位有志之青年那样大声喊出“文学,是我一生的追求”啊

     写什么?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在《文学是什么》一书中,我明白应该表达能和大家能产生共鸣的,人类共通的情感。所以,我尽量避免只写一己之惑,之怨,之哀伤。力求跳出以前的小我,熔入大我,并融入社会这般无人能阻挡的大潮之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去历练自己,并在现实和文学中锤炼自己。很多时候,书本中传授给我们的,或者大人们教导我们的一些道理,我们在当时是很难或者根本理解不了,体会不到的。只有自己面对了,经历了,反省了,这些哲理才又重新在我们的脑海里出现,并真正成为自己的思想的一部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写下的东西,都是用我们自己的经历,站在自己的角度,把很多大家共有的体验和经验,用自己的或许新颖或许陈旧的方式告诉大家。所以,我觉得文学在形式上要追求新颖别致,在思想精神层面上又要有深邃的思索和独到的见解。

    记得冯骥才曾说过,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重复自己,也是抄袭的一种。所以,我要求自己也尽量摒弃为了数量而忽略质量。不做怨妇,也不作无谓的无病呻吟和为赋新词强说愁。

    面对文学,就需要直面自己的内心,叩问自己的灵魂。就需要用心去生活,并锻炼出一双锐利的眼睛。就需要以一颗敏感而又勇敢的心,在如烟似水般易逝的流年里,洗涤尘世的污浊,淘出人性中璀璨的光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