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探索
(旧文重新编发,请立即公开发布)

福建诏安县九侯山,陈吊眼屯兵处
宋末抗元畲军闽南陈吊眼与潮州陈吊王辨识
江湖侠客吴仲湛:编释
1)《潮汕文化》第215期上刊有《陈吊王在潮州抗元遗迹》一文,详细介绍陈吊王寨的地理位置和概貌,并附有略图,让人一目了然,作者用力可谓勤矣。但该文开头称:“陈吊王又称陈吊眼,陈遂,号称定王”,把元初抗元的陈吊眼(陈大举)的事迹误植在陈吊王(陈遂)身上。《潮汕文化》第二集中《陈吊王钱银孬望想》也如是说。
2)陈吊眼(陈大举)和陈吊王(陈遂)这两个人,不仅姓氏、别号、籍贯(府属)相同,而且活动地区也多有相近之处。虽然他们的主要活动都在元朝,但前后相距70多年,而且性质也截然不同。
3)陈吊眼(陈大举)的事迹。《宋史·忠义传·张世杰传》载: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世杰乃奉益王入海,而自将陈吊眼、许夫人诸翼兵攻蒲寿庚,不下。”《元史·完者都传》载:“漳州陈吊眼聚党数万,劫掠汀、漳诸路,七年未平。完者都往讨,率兵五千。时黄华聚党三万人,扰建宁,号头陀军,纳款,授华征蛮副元师,与完者都至贼所,破其五寨。十九年三月,追陈吊眼至千壁岭(江湖侠客吴仲湛注:饶平人说在百丈埔),擒之,斩首漳州,余党悉平。”
《中国人名大词典·历史人物卷》载有其事迹,尤以后者更为详赡。陈吊眼(?—1282)即陈大举,一作陈钓眼。元漳州人。至元十四年(1277),元军入福建,宋臣蒲寿庚以泉州降。抗元将领张世杰转入闽西南联合汉、畲各族人民进行抵抗,他随父陈文桂、叔陈桂龙出兵助张世杰讨伐蒲寿庚。十七年,与桂龙等据漳州起义,拥众数万,元遗唆都前往镇压。他与桂龙等入畲洞,与畲族许夫人联合,据漳州高安寨。十九年,元将完者都、高兴等破高安寨,起义群众被杀者达两万余人,他在千壁岭被俘,押至漳州被害。后陈文桂、陈桂龙等降元。
4)陈遂事见《吴府志》卷七《兵事部·陈遂之变》:“至正十六年(1356年)陈遂据有揭阳,分将筑城隍。至洪武初归附。”《饶府志·大事志》:元顺帝“至正十六年,陈遂据揭阳,筑城僭号。”注:漳州剧盗陈遂,一名陈吊眼,据揭阳,分将筑城,僭称定王。至明洪武初始降。《吴、周府志》:“后遁入黄岐山石穴,今人指为陈吊岭。”《揭阳刘志》:“元末陈遂据潮阳邑治。又潮安县北有陈吊王寨,是当日陈遂为祸几及三阳,不仅一揭阳也。”
5)江湖侠客吴仲湛曰:看来我的博文是正确的。陈吊眼与陈吊王并非同一人。(1)陈吊眼起兵在先,陈吊王起兵在后;(2)陈吊眼事在饶平与闽南交界,陈吊王事与揭阳有关;(3)《潮州志补编》中关于陈吊眼与许夫人的记载翔实,可信。(4)饶平联饶黄岐山有陈吊眼的招军树,揭阳也有黄岐山,而且比饶平的黄岐山出名,故两处地名常被混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