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军节缅怀韩纵英烈吴元成:为了不被忘却的纪念(42)

(2024-08-01 12:01:48)
标签:

革命烈士

吴元成

抗日

潮汕

纪念

分类: 为了不被忘却的纪念(家史)

为了不被忘却的纪念(42)

(旧文重编,纪念建军节,请即公开发布) 

建军节缅怀韩纵英烈吴元成:为了不被忘却的纪念(42)

韩纵英烈吴元成

吴游 & 江湖侠客  编辑

 

(一)进步家庭的熏陶

    吴元成,潮阳县华阳乡人,1921年出生于汕头市一个较有名望的绅士家庭。父亲吴子寿是一位有影响的文人学士,青年时期就参加同盟会,积极从事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后在汕头创办图画报社,传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接受汕头市女子中学聘请,继续以教学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对少年时期的吴元成影响很大。吴元成从小立志要读好书,做个有益于民族的人,成绩名列前茅,成为品学兼优的高才生,他有六个哥哥、四个弟弟和二个姐姐,排行第九,由于其父亲将祖遗产业变卖资助辛亥革命活动,使之家境清贫。1935年吴元成在汕头市立第一中学附小刚刚毕业,就到汕头游泳场当杂工(吴游注:当时我的父亲在游泳场当救生员) ,后又在一间私人牙科诊所当学徒谋生,开始过着自立的生活。

(二)“青抗会”的活跃分子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起革命青年的爱-国热情。同年8月13日,“汕头市青年救亡同志会”成立,年轻的吴元成立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了“青救会”,成为活跃分子。不久,他和吴南生同志组织起一支以小学生为主体的少年儿童宣传队,采取读报、讲时事、演街头剧、教唱歌曲、潮州歌谣等形式,把抗日救亡思想灌输到学生、工人、市民、农民的心坎里。这支队伍不断壮大,发展为“汕头青年抗敌同志会少年工作队”,他就是当时“少工队”闻名的“双吴”之一。后来,在“少工队”的基础上,又分别组织了名扬潮汕的汕头青抗会流动剧团、潮汕儿童流亡剧团、独九旅艺术宣传队。他们上街张贴标语、漫画、传单,并在小公园、火车站、海关等地宣传演讲,演出抗日救亡节目,卓有成效地开展抗日救国的政治大动员。经过斗争的实践和锻炼,吴元成的政治觉悟和斗争热情日益提高,是年冬,由吴南生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以上摘自“潮阳党史资料”)

    (一)9月23日,汕头青救会一五五师随军工作队成立,全队35人,由秘密党-支部(书记先后为曾应之、陈华)领导,公开则以工作委员会出面,到各县工作至1938年3月。此外还有:10月成立的汕头青救会抗-日戏剧演出队,由10名青救会员和上海救亡第十三演剧队3名队员组成,队长马毅友、副队长马化龙,工作至12月底;10月下旬成立的潮汕青年北上随军工作队,由汕头、潮安、澄海等地青救会员为主组成,共38人,队长由一五六师派任,工作队的党支部书记杜伯琛。该队随一五六师赴南京等地参战,至12月28日返回汕头;10月间还成立了汕头青救会少年工作队,队员数十人,队长吴元成,工作队的党支部书记吴南生。该队是汕头青救会辖下的固定的少年抗日组织。这些工作队为潮汕救亡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潮汕的县级特派员有:揭阳县(一、二、四区)特派员方朗,副特派员吴元成、陈涣新。

    (三)战后不久,第一支队转移到潮安县英塘村,由潮澄饶县委书记吴健民主持召开了紧急干部会议。会议决定吴建民接任政委,李亮接任支队长,吴元成任副支队长,陈维勤任政治处主任,支队缩编为3个中队共160余人,钟声带领部分干部、战士转移分散到地方工作。会后,第一支队秘密开赴潮澄饶敌占区,继续进行抗日斗争。

(以上摘自1998年6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共潮汕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记载)

建军节缅怀韩纵英烈吴元成:为了不被忘却的纪念(4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