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编发)一堂音乐课(2)[新西兰]曼斯菲尔德:英语小说翻译

(2018-12-21 11:22:34)
标签:

音乐课

小说翻译

江湖侠客吴仲湛

新西兰

曼斯菲尔德

分类: 诗经古今/小说译/教师手记
英语短篇小说翻译选

 

一堂音乐课(2)[新西兰]曼斯菲尔德(吴仲湛译)英语短篇小说翻译 

 

一堂音乐课(2)

[新西兰]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江湖侠客吴仲湛 译

 

[作者简介]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3-1923)生于新西兰,在英格兰接受教育,并与米尔顿.摩利结婚,丈夫是有名的文学评论作家。凯瑟琳体弱多病,最后死于法国。评论家普遍认为,曼斯菲尔德的写作风格“温柔,富于人情味,清新明了,措辞巧妙,充分表露欢乐情绪”,对英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把她与俄国的契诃夫、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美国的舍伍德.安德森并称为现代短篇小说的四位奠基人。

    凯瑟琳的小说不太注重情节曲折与结构的处理,而是以精妙的笔触,或勾画、或细琢,从平凡人身边琐事上,挖掘出不被人关注的细节,令人回味无穷。她的最出名的短篇小说集是“游园会”。

    这篇“一堂音乐课”被认为既有契诃夫风格,又有凯瑟琳的自我特色。

 

 一堂音乐课(2)[新西兰]曼斯菲尔德(吴仲湛译)英语短篇小说翻译

 

    “很好,”麦笃斯小姐说,腔调仍然古怪生硬,低年级的女孩们害怕了。“既然现在都会了,就开始带着感情唱吧。有多少激情都表现出来。 孩子们,想想这些歌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啊,迅速地,迅速地,”麦笃斯小姐几乎哭出来。“这里要大声点——有力,强烈,有强音符号——一曲悲歌。接着第二行, 萧瑟之冬,萧瑟二字要听起来好像一阵寒风呼地吹过。萧——瑟——。”她唱得如此悲伤,坐在琴凳上的玛丽不禁感到一阵颤栗从脖颈顺着脊梁骨一直传下去。“第三行需要渐强。啊,飞逝了、飞逝了每一节美妙歌声。末句中的第一小节应该稍微停顿。消——失,开始慢下来,渐弱。唱到‘从心碎人耳鼓消失’要弱得像低语一样,最后一行歌词能唱多慢就唱多慢。好,开始吧。” 

 

    麦笃斯又轻轻敲击两下,抬起双臂。“啊,迅速地、迅速地,” “成家立业的念头让我深感——厌恶。”他写下“厌恶”二字,就是说他们的婚约是宣告吹了,完结了。完蛋了!他们的婚约!当初,人们听说她订了婚,都很惊讶。教自然常识的那位女老师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但没人会比她自己更惶惑——简直像在梦里一样:她年已三十岁,而巴苏不过二十五岁。真是个奇迹!那个漆黑的夜晚,他们从教堂出来,一起回家,他对她说:“呃,你瞧,不知咋地,我很喜欢你。”他说着紧紧拉住她的鸵绒披肩的一头。“从心碎人耳鼓消失了。” 

 

    “反复,反复!”麦笃斯小姐喊道,“更多的表情,孩子们,重来!” 

    “啊,迅速地、迅速地,”年纪大点的女孩子们脸蛋涨得通红;一些低年级的女孩子已经抽泣了。大滴大滴的雨点啪啪击打着窗户,柳树好像低声呻吟:“我不是不爱你......”。 

 

    “不,亲爱的,只要你爱我,我是不会计较你的爱我有多深,哪怕只一丁点也行,” 麦笃斯小姐想。但她知道他并不爱她,他根本没有留意去擦掉“厌恶”一词,而故意让她认出来!“萧瑟之冬已经逼近。”她也该离开学校了。一旦消息传开,她无法面对那个自然老师和孩子们。她将从这里消失。“消失,”歌声渐 弱,渐弱,直到变成耳语......消失了......

 

    突然,门打开。一位穿蓝色衣服的小女孩不可一世地走到中间通道,她仰着头,咬着嘴唇,拨弄着套在红通通的小手腕上的银镯子。女孩走上台阶,站在麦笃斯小姐的面前 

    “喂,莫妮卡,什么事?” 

    “噢,对不起,麦笃斯小姐,”小女孩喘着气说道,“怀尔特小姐要您到教务处去一趟。” 

    “知道了,”麦笃斯小姐答道,又对着女孩们大声说,“我相信你们不会吵吵闹闹,我去一会儿就回来。”可是她们都被忧郁的气氛压抑得不想干其它事,不少人在抽鼻子。

 

    走廊又冷又静,回响着麦笃斯小姐的脚步声。女校长正伏案,她没有马上抬起头来。一会儿,她习惯地摘下眼镜,挂在衣领带子上。“请坐,麦笃斯小姐,”她十分友好地说,从吸墨水纸薄上拿起一封装在粉红色信封的电报。“我把你叫来,因为你有封电报。”

    “我的电报?”

 

    巴苏来的!他一定是自杀了!麦笃斯小姐突然想。她嗖地伸出手,可怀尔特小姐却把手缩回来,说:“但愿不是个坏消息。”她的口气不那么友好。麦笃斯小姐接过电报,一下撕开了。 

    “别介意那信,我一定疯了。已买到衣帽架——巴苏,”她念道,目光无法从电报中移开。 

 

    “但愿不会是坏事情,”怀尔特小姐往前倾斜身子,说。

    “哦,不,不是的,太谢谢您了,怀尔特小姐,”麦笃斯小姐红着脸说,“消息一点也不坏,是——”她略带歉意笑笑,“我未婚夫寄来的,说......说......”她顿了一下。

    “我知道了,”怀尔特小姐道,“你还有十五分钟的课,是吧?” 

    “是的,小姐。”她站起来,小跑着奔向门口。

     “嗯,稍等一下,麦笃斯小姐,”怀尔特小姐道,“我不希望我的老师在上课时间收到电报,除非是特别坏的消息。比如噩耗,或是严重事故。小姐,你明白,好消息一向需要耐心等待。”

 

    插上希望、爱情和欢快的翅膀,麦笃斯小姐飞回音乐厅,飞过走廊,飞上台阶,飞到钢琴旁。 

    “三十二页,玛丽,翻到第三十二页。”她捧起那束黄菊花,举到到唇边,遮掩她的满面笑容。然后转身向孩子们,用指挥棒敲一敲:“三十二页,孩子们,三十二页。”

 

    “我们满载鲜花来到这里,

     挎着装满水果彩带飘拂的花篮,

    衷心热烈地祝贺你啊......”

 

    “停!停!”麦笃斯小姐大声喊道,“难听极了,糟糕透了,”她对女孩子们笑容可掬地说,“你们都怎么了?想一想,孩子们,想想你们唱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们满载鲜花来到这里,挎着装满水果彩带飘拂的花篮,’还有,‘衷心热烈地祝贺’。”麦笃斯小姐顿了一顿,“别愁眉苦脸的,孩子们。要使人听起来兴奋、欢乐、热切。‘热烈地祝贺’嘛。再来一遍。快点,齐唱,预备、起!”

 

    这一回,麦笃斯小姐的歌声盖过了所有人的歌喉——精神饱满,感情诚挚,热情洋溢。

 

一堂音乐课(2)[新西兰]曼斯菲尔德(吴仲湛译)英语短篇小说翻译

(全文结束,谢谢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