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堂音乐课(1)[新西兰]曼斯菲尔德(吴仲湛译)英语短篇小说翻译

(2009-04-19 09:37:08)
标签:

音乐课

吴仲湛

英语小说翻译

文化

分类: 诗经古今/小说译/教师手记

吴仲湛英语短篇小说翻译选

 

 一堂音乐课(1)[新西兰]曼斯菲尔德(吴仲湛译)英语短篇小说翻译

 

一堂音乐课(1)

[新西兰]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吴仲湛 

 

一堂音乐课(1)[新西兰]曼斯菲尔德(吴仲湛译)英语短篇小说翻译

[作者简介]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3-1923)生于新西兰,在英格兰接受教育并与米尔顿.摩利结婚,丈夫是有名的文学评论作家。凯瑟琳体弱多病,最后死于法国。评论家普遍认为,曼斯菲尔德的写作风格“温柔,富于人情味,清新明了,措辞巧妙,充分表露欢乐情绪”,对英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把她与俄国的契诃夫、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美国的舍伍德.安德森并称为现代短篇小说的四位奠基人。

 

    凯瑟琳的小说不太注重情节曲折与结构的处理,而是以精妙的笔触,或勾画、或细琢,从平凡人身边琐事上,挖掘出不被人关注的细节,令人回味无穷。她的最出名的短篇小说集是“游园会”。

    这篇“一堂音乐课”被认为既有契诃夫风格,又有凯瑟琳的自我特色。

 

 一堂音乐课(1)[新西兰]曼斯菲尔德(吴仲湛译)英语短篇小说翻译

 

    失望,冷酷而尖刻的失望,像一把邪恶的刀子深深插入她的心脏。麦笃斯小姐戴着帽子,穿着制服,手中拿着一支小小的指挥棒,从冷嗖嗖的走廊走过。走廊一直通向音乐厅。高年级、低年级的女孩子们兴冲冲,欢蹦乱跳,像一群鼓动双翼的鸟儿飞过,脸蛋儿被寒风吹得通红。在这美妙的晚秋早晨去上学,个个都兴高采烈的,空旷的教室里传来一阵急促鼓点似的的嘭嘭声。上课铃响了,一个女孩小鸟一样吱吱叫:“玛丽娅!”一阵“笃,笃,笃”的上楼梯脚步声,有人把哑铃掉到地上了。 

 

    教自然常识的老师叫住了麦笃斯小姐。

    “早——晨——好!”她打着招呼,装腔作势地拉长甜甜的嗓子,“很冷,不是吗?冬天——要——来——了。” 

    麦笃斯小姐紧握着那把刺入心窝的尖刀,狠狠地盯着她。她的一切都是甜蜜清淡的,就像蜂蜜一样。假如有只蜜蜂停在那蓬卷卷的金黄头发上,你也不会感到惊奇。

    “真冷,”麦笃斯小姐冷冰冰地回答。

    对方报以甜蜜的微笑。

    “当心不要着凉啦,”她说道,睁大了蓝色的眼睛,闪烁着些微嘲弄的眼光(兴许她注意到了什么吧?) 

    “还不至于此,”麦笃斯小姐说,回应一个苦笑,走开了。

 

    四、五、六年级的孩子们都集中到音乐厅里,声响震耳欲聋。乐坛上一架钢琴,旁边站着玛丽.比斯丽,她很讨麦笃斯小姐喜欢,是专门为她伴奏的。现在她正调整琴凳。看见麦笃斯小姐走进来,她大声发出警告:“嘘!安静些,同学们。”麦笃斯小姐双手拢在衣袖里,腋下夹着指挥棒,走到中间过道,踏上台阶,猛地转过身,一把抓住铜乐谱架子,树在自己面前,指挥棒狠狠敲击两下,示意女孩子们安静下来。

 

    “安静,请安静些!”她谁也不注意,目光掠一片色彩斑驳的法兰绒女外套的海洋,海面上浮动着粉红色的脸蛋和小手,抖动着一个个蝴蝶发结。她翻开乐谱,心里很清楚她们在想些什么:“麦蒂心绪不佳。”嗨,让她们胡猜去吧!她眨了眨眼睛,挑衅似地望着她们。对于站在这儿,被一把利刃戳穿心脏,淌着鲜血,濒临死亡的人,这些女孩子们的胡猜乱想又什么了不起呢?一切都是因为这一封信—— 

 

    “......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我们的结合将是一场悲剧。我不是不爱你,我爱你胜过爱其他任何一个女人。但实话说,我觉得我不配和你结婚。成家立业的念头让我深感——”。 “厌恶”一词被他轻轻划掉,在上面写着“后悔”。

 

    啊,巴苏!麦笃斯小姐大步走向钢琴。玛丽.比斯丽正等待这一刻,她鞠了一躬,吸了一口气,一缕卷发飘落在脸颊。“早上好,麦笃斯小姐。”她随后对着一束菊花作了个手势,她无需自己亲手把花捧给麦笃斯。这小小的献花仪式已经持续好久,有一个半学期了吧,它和打开钢琴盖一样,成为音乐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可是今天,麦笃斯小姐没有像往常一样拿起花,插在腰带上,再向玛丽弯弯腰,说,“谢谢您,玛丽。真好啊!请翻到三十二页上吧。”玛丽很惊讶:麦笃斯小姐一点也不注意那花,对她的问候无动于衷,她冷冰冰地说:“请翻到十四页,弹准调子。” 

 

    让人震惊的时刻!玛丽的脸涨得通红,泪水充满了眼眶,麦笃斯小姐走到谱架那里,音乐厅里回荡她的声音:

    “第十四页,从第十四页开始,悲叹调。姑娘们,这回你们要很好理解它的意思。我们不分声部唱,齐唱。先不要加入感情。简单地唱一遍,左手打拍子。”

    她举起指挥棒,敲了谱架两下。玛丽的手按下琴键,弹出前奏的和弦。一霎时,所有人的手在空中打着拍子,悲怆的稚气的歌声合着拍子唱起来:

 

    “啊,迅速地、迅速地凋谢了快乐玫瑰,

    匆匆秋将去,萧瑟之冬已经逼近。

    啊,飞逝了、飞逝了每一节美妙歌声,

    消散似薄暮,从心碎人耳鼓消失。”

 

    天啊,还有什么比这哀曲更令人悲痛吗?每一个音符都是一声叹息,一声悲泣,一声悲痛欲绝的呻吟。从宽大的罩衫里,麦笃斯小姐伸出她的两只臂膀,挥动双手指挥。

 

    “......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我们的结合将是一场悲剧......”她打着拍子,带着哭音唱道:“啊,飞逝了、飞逝了啊!”什么鬼魂附着他,让他写下这样一封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理由啊。他的前一封信里说到想为“咱俩的藏书”买一个橡木熏制书柜,他还说有个精致的小衣帽架,“一个支架上雕刻一只猫头鹰,爪子里抓着三把衣帽刷的小东西。”她读着信,禁不住笑了:这小滑头怎么会想到一个人需要三把刷子呢?歌声在唱道:“从心碎人耳鼓消失。”

 

    “重来,”麦笃斯小姐说,“这次分声部唱,还是不要带感情。” “啊,迅速地、迅速地,”加入了郁闷的女声低音部,使人听了禁不住战栗起来。“凋谢了快乐玫瑰。”上一次巴苏来找她,上衣的插花扣眼里插着一朵玫瑰。浅蓝色的西装,配着艳红的玫瑰,更显得帅气!他自知这一点,他怎能没理会呢?他摸摸头发,又抹抹胡子,笑起来,牙齿闪闪发亮。

 

    “校长夫人老是请我去吃饭,挺烦人的。在那所学校,没有一个晚上归我自己支配,”他说。 

    “那你为啥不婉言谢绝呢?”

    “唉,你不知道,处在我这地位,是不可以不左右逢源的。”

 

    “飞逝了每一节美妙歌声,”哀伤的歌声唱道。又高又窄的窗子外面,柳树在风中摇曳,树叶差不多落光了,剩下些细小叶片索索发抖,像挂在鱼丝上的小鱼般扭动。“......我觉得我不配和你结婚......”

 

    歌声停止,琴声停顿。玛丽不弹了,她等着。

 

一堂音乐课(1)[新西兰]曼斯菲尔德(吴仲湛译)英语短篇小说翻译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