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格拉胜利之城fatehpur杂谈 |
分类: 传奇印度 |
其实对于这里能否唤起关于莫卧儿王朝最鼎盛时期的回忆并不重要,怎么说呢,并不想罗嗦历史,当然也是因为自己不懂,也不想在太多建筑的东西上动脑筋,当然也还是因为自己不懂,重要的是,在这里,一起都可以慢下来,一切也都安静了下来。
传说中的“胜利之门”,设计中融合了波斯与印度的元素,入口高达54米,据说当初是为纪念阿克巴大帝在古吉拉特的军事胜利而建。拱门里面刻有古兰经文,引用了耶稣之语“世界是一座桥梁,你可以跨过他,但不要在其上建房,如果渴望一时,便会渴望一世”。如果联系这座城市的命运,似乎很合适。
门口闲坐的沧桑老着,似乎是在讲述着这座没落城池无与伦比的流年。
其实可以想象到他曾经的辉煌、曾经的霸气,只可惜他还是随着阿克巴大帝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如今他更多的角色是供当地人闲来休憩,打发无聊时间。
直接仍在沿用的贾玛清真寺,参拜的信徒络绎不绝,寺前还还有三个穆斯林艺人在表演。
如此恢弘之下,对我来说,一切扑面而来,还不及细细咀嚼又扑面而去。
少有一些印度人来此休闲观光并且拍照留恋。
这些无处不在的玩耍的孩童时刻提醒我,这里是真主阿拉的地盘,是过往的莫卧尔王朝盛及一时的所在。
一开始以为他们是在吵架,但是观察了好久,感觉是光打雷不下雨,一大堆人围着,大声的嚷嚷,用手指点,但又不翻脸动手,后来又觉得像是西藏寺庙的辩经,双方争辩的面红耳赤。
一群人围着坐享受午餐,能够感觉他们对于事物的讲究以及丰盛,只是没搞懂为嘛有人坐着有人蹲着,是因为长幼有别吗还是身份关系?
红髯老人绝对是亮点,以前都是看小说,还没真见过有谁的胡子是红色的。
印度人进寺庙参拜必须脱鞋赤脚,所以这样在门口看守鞋子的也成了一种职业,当然没有固定标准的费用,给钱就好,给多了他开心,给少了他也拿你没办法。
一直不明白蒙娜丽沙的微笑美在哪里,但她,应该算这个废弃的城池里最美丽的微笑,她的微笑里,丝毫看不出这个曾经辉煌一时,这里也曾被遗忘几世,而如今,除去历史,这里也只是她们的家园。
有时候会有一种错觉,这里不像是印度,不像是曾经沧海的帝都,到像是中国的某处公园,因为在这里,很多东西看起来都己被遗忘,尽管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但记住了又能如何。当然这样的讨论太过厚重,也没什么意义,而生活却是要在今天与未来之间决择,这里对于我只是一个景点,但对于她们,除了厚重到不能承载的历史,也是她们真实的一方乐土。
比较下四张照片的构图,理论的东西我说不好,但构图却带出了不一样的效果。
非常俊美的一对姐弟,看着他们是羡慕也是妒忌,羡慕他们的父母,也羡慕他们的童贞。
小丫头鬼的很,每次镜头过去她就开始跑,边跑还边跟弟弟调皮,然后时不时的观察我镜头的去向。
最鬼的还是这个小坏蛋,每次镜头一对过去就藏起来,他父亲跟他哥哥怎么拉都拉不出来,等我镜头走了他又活蹦乱跳的在我眼前晃悠,还笑的那么灿烂。
不放过任何时间的臭美,照片的角度是我一直的风格,想要一种不着痕迹的自然,但越是如此就越是生硬,应该说还算满意,唯一的不足就视线过去的远处少了一个正在行走的穿着艳色沙丽的妙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