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徽徽州查济宣城桃花潭 |
分类: 行走中国 |
“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祠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这是明朝时,村人查绛所描绘的查济村情景。据介绍,查济村鼎盛在明清,当时人口越来越多,逐步向外发展,延伸到15里以外。在明朝时,村庄就有了相当完整的规划,民房、庙宇、祠堂、楼塔、水系,全按规划建设。每户人家几乎都前庭后院,临水而居。因此,查绛又深情地写道:“武陵深处是谁家,隔河两岸共一查。渔郎不怕漏消息,相约明年看桃花。”
在查济,素有“奇葩三雕,交相辉映”之说。三雕就是用在建筑上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在查济的民居、祠堂、牌坊、桥梁、墓室等建筑上,处处散落着三雕的身影,或优雅,或雄浑,或繁复,姿态各异,美轮美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生活物件的讲究,建造时的敬业精神,一种对于美的不懈的追逐。
有人评价说,它破败颓废的沧桑之美,能让人看见中国乡村时代辉煌的历史。当然,可能现在少有人对此兴趣,所以即使在清明假期,这里却少有黄金周的那边拥挤与喧闹,依旧一贯其古朴以及宁静。
有人说查济是一个典藏在深山幽谷中的璞玉,岁月的浸润使它变得灰白、雅致;四座群山像巨掌环绕着它,而它就是手掌中的一件修炼千年的珍宝。也有人把它看作是一位恬淡隐忍的老者,他虚怀若谷,敦厚古朴,不与世俗争锋,怡然自得。
说实话,拍建筑不是我的擅长,通过建筑去表达那种千年而下的传承更不是我的专长,可能也是因为对于建设、历史以及艺术的一知半解,不过我喜欢拍人,特别是偷拍,我喜欢如此,喜欢有此传达一种关于生活的东西,他们的生活,当地人的生活。
在查济,祠堂众多,因为所在之地查姓人群非常庞大,据说在极盛的明末清初号称有十万人口之巨,查姓人从一千三百余年前开始繁衍生息,支系丛生,一旦某一支系发达(无外乎中举、进士及第、做官、封诰、发财等),后人就会建祠堂以光宗耀祖、鞭策后人。
这里也为无数美术家提供了无穷尽的创作灵感,许多著名的美术家常年在此居住进行艺术创作。
能闻到一种古朴的关于岁月的、关于生活的、关于传承的味道。
很多写生的学生散落其间,说实话,由衷的羡慕他们,那样青春,那样才华,那样激情。
无处不在的当地人的古朴生活,感觉亲切。
喜欢这种关于生活、关于劳作的画面,亲切,真实。
别致的庭院,泡上一壶茶,与老农摆会龙门阵,舒爽,感觉真是在度假,在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