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延津境内有座城,像楼兰古城一样神秘消失千年,如今还能在废墟里拣到铜钱

在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境内,有一座像古楼兰一样,在风沙中消失的城池,俗名“吴起城”。此处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扼守黄河渡口的屯兵处。千年之后的今天,诺大的旧城,只剩下遍地支离破碎的秦砖汉瓦,以及2013年在此地西城墙和东城墙边缘竖立起的两块“沙门城遗址”碑文。
夕阳有情,将暖与光洒向人间,“吴起城”在落日余辉下再次辉煌如昨。
据史料记载,“吴起城”在明清之间,黄河南迁,黄河余流渐渐干枯,河床裸露,大风吹起,黄沙弥漫,再加上当时村人只为日日裹腹忙碌,没有造林防沙意识,久而久之黄沙将整座城池掩埋,村人逐渐搬出“吴起城”。
只到解放初期,防沙护林意识才得以实施。城里尚存的这些柳树,就是当年防沙压下的柳枝,几经毁坏再生,如今仍是枝繁叶茂。
在旧城内还有几棵与柳树同时代种植的小叶杨,这是杨树最老的一个品种。生长期缓慢,但是耐旱、抗风沙、固沙能力强,却不易成材,往往是根部发芽,枝条上也能生根,呈互生状态。它与柳树是当时种植留下的最稀有、最古老的两个品种。
当时的“吴起城”因整座城池像一只俯卧在地的鹅,南窄北宽。所以也被称作“鹅城”,据县志记载,城西南有一口井,名为鹅眼,井边一柳,逢春早发新芽,后来沙灾致使井水枯竭,此柳却依然茂盛。
省道新长北线地基取土,将这棵古柳周围的土取之七八米深,把这棵古柳高高地孤立起来,大部分根须暴露在阳光下,盘根错节,一览无余。尽管如此,这棵生命力顽强的柳树依旧生机盎然,夏季到来,绿盖如阴。
在“吴起城”里,偶尔会发现铜钱、碎瓷和乱石,如果你闲暇喜欢自然的幽静,就去“吴起城”里散步吧,这可是个不错的选择哦!既能在寂静中陶冶情操,又可在孤独中让精神升华。
如果运气好,偶尔还会捡到一枚某个年代的铜钱,对于一个古痴来说,意外得到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钱,亦是一种小小的惊喜呢!
考古人员发现,“吴起城”像开封一样,属于城摞城。因为在黄河岸边,经贸一直相当繁荣,这种繁荣又会在某个年代被河水泛滥毁灭,当河水平静,由于商货流通的需要,新的渡口、新城池又会应时而立。就这样周而复始多少个朝代,直到黄河南迁,古道旧城彻底变成一片荒芜。
这里不同年代的旧砖碎瓷与一项项考古发现,足以证实,这座消失的旧城,有着多么厚重的历史底蕴!(中原乡土影像特邀作者:崔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