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生病记

标签:
小溪成长生病 |
分类: 家有帅锅 |
史铁生曾经说过:不能走时,怀念过去能自由走来走去的日子;等到坐也坐不住,需要躺下时,才知道过去能坐着是多么舒服;再等到脑子经常昏沉时,才发觉躺在那儿头脑清醒也是很幸福的了。
人就是这样,不生病不知道健康的可贵。没有谁会说:“呀,我今天没病,全身挺得劲儿的!多好!”那别人准会给你一句:“有病!”倒是常听人说:“今天感冒了,真难受,这会儿才觉得平时不生病时怪好呢。”
小溪平时好好的,我一会儿想这,一会儿想那,总觉得这个小人儿需要注意的事情不少,身上肩负着改正各种错误、向一个出色的人进发的伟大历史使命。开学前夕他病了,才发觉得一切都可忽略不计,孩子的身体才是根,是最重要的东西。所有别的东西,都是枝叶,最多是树皮,而身体,是必须放到第一位的。
要说这次生病也是有些大意了。春节气候过暖,小家伙在农村如脱缰的马儿撒欢地玩,几天下来背上汗巾换几条,但是还是最终有点鼻涕咳嗽,但比较轻微,我也没太在意,每天给多喝了点水,其他也没太注意。上学头天,小家伙食欲不太好,总逮住机会就让我抱抱,实在烦躁了还给他训了一顿。晚上早早睡下,到我睡得时候看小家伙脸红扑扑的,一量体温,三十八度六,温度不低,赶紧贴上退热贴,擦手擦脚,没多久温度下去了。原想着睡一夜会好,因为他的抵抗力一向不错。却不料半夜小家伙爬起来要水喝,一般来说他很少主动要求喝水,入主动要水喝不是个好兆头,拿起体温计再量,40度,看来物理降温失败,找出美林喂了他。早晨起来,温度维持在37度以下,我喂他喝了些温开水,又让他吃了点白粥,我估摸着还是扁桃体在作怪,只让他吃了点清淡的东西。
观察了一个早上,小溪的体温没有反弹,吃了午饭带小家伙去医院检查买个放心。医生诊断为病毒性的,扁桃体发炎,因为没有发烧了,医生开了些药让回家吃,一般情况下,孩子治病能吃小药不打小针,能打小针不输液。
但孩子的病到这一步,人就被动了。我反思了一会儿孩子为什么会生病,医生说是凉着了,扁桃体红肿厉害。追本溯源,还是要从老家说起,老家相对温度低一些,在气候异常的时候也没及时给孩子减衣服。回来后又是雨又是雪,孩子本身抵抗就弱些,鱼同学都没能幸免,何况小朋友呢?诸多因素加到一起作怪,就像孙悟空在铁扇公主里翻筋头竖蜻蜓,害得小溪扁桃体再次发炎了。
我们小时候常常说,孩子没有那么精贵,糙着养更利于孩子成长,吃五谷杂粮长大的谁能没点小病小漾的。我小时候呼吸着大山里的新鲜空气,水都是绝对没有污染的山泉,吃的东东都是自家种的。偶尔有个发烧三病两痛的,也没专人看管,貌似也没有一病很久过。但现在的孩子和我们过去的生活环境不一样了,他们从小在城市里呼吸带着雾霾的空气,天天喝的污染过的貌似消毒过的开水,身体的保护机能就自然下降了,不像我们那么耐摔打。
看来那句“与时俱进”倒是真理了。教育孩子,也得紧跟时代。想想他们从小吃的各种蔬菜水果,不知道打了多少种农药,哪像我们小时候吃的那么纯天然无污染呀!他们呼吸的空气也比我们小时候呼吸的质量不知差了多少倍!他们的活动量要比我们小时候小太多太多!过去三四岁的孩子哪有成天坐在屋子里不动的,都是在野地里跑,村前村后地和小伙伴闹着玩,吃饭都叫不回去,都得掂着耳朵揪回家去。如此想想,顺应时代潮流吧,这的确是需要精心呵护的一代,他们不可能是像我们那一代那么皮实。
虽然想着小孩流两天鼻涕也没什么要紧,但还是积极治疗吧。有时在想,带孩子或者教育孩子,收和放、宽和严、松和紧,这个度的把握是一个很难的问题,真需要不断地摸索、体会、思考、总结,才能把握好一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