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教育

(2013-03-14 14:31:19)
标签:

小溪

成长

自然

教育

育儿

分类: 家有帅锅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教育


    有一段,小溪吃饭非常不好,厌倦了每天跟小溪叨叨吃饭的种种,跟小溪约定:每天划分为吃饭,睡觉,打人等等行为,每个表现好,就奖励一个星星,累计多少个星星可以换什么玩具,他最想要的消防车需要20个星星,在消防车的诱惑下,小溪那段表现确实不错。

  但我这人没长性,做事情老是虎头蛇尾,后来不了了之了,留下的后遗症是小溪要玩具,鱼爸爸会问你得了多少个星星了,小溪每次去看总是很沮丧地看到他买了车车书后划掉的那几个星星,我会为了我的懒惰而羞愧。

  前几天,我有意识地对小溪进行评价,比如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很棒;伸手打人,不好;吃饭吃了一大碗,有进步等。用意是在茫茫大海上为他这只小船点亮灯塔,指明航向,远离礁石,坚持了几天后想想,这样多累得慌,我替孩子累得慌。

  童年就该是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嘛,一天到晚让孩子想着能挣个什么表现,受个什么表扬呢?这还没上学呢,就把孩子的生活给格式化了。要是自己成天被人这样盯着,一样一样评价,烦不烦啊?人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我也不能占着家长的威严,就这么给孩子划上轨道,让他只能在轨道里滑啊!孩子嘛,就该是轻装上路,活蹦乱跳,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随他闹去跳去。换成你,让你撒欢你还没这份体力和心劲儿呢!

  不可否认,我们都越来越重视教育,可是我们却并不懂教育。

   专家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我就在想着,我爸爸妈妈到底对我进行了多少教育呢?我到底有多少地方像他们呢?我思来想去,像的地方是不少,但多半不是他们教的,而是遗传或者一种潜移默化。一个新的生命从脱离母体开始,就是独立的。他不可能和父母一样的!父母的很多东西,不用教,他都会有保留的继承下来!

  像我,说起来绝对是那种幼年失教的人。童年的记忆中几乎没有父母的影子,终日陪伴我的是姥姥或者太姥姥,而实际上,童年里她们的影像也不多,因为她们也基本上不管我。我记住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在小河里摸鱼、洗衣服、嬉戏,在月光下听小姨舅舅讲故事吹笛子……

  虽然父母很少对我教育,我似乎天生就是那种乖孩子,老实头儿。上学时老师也很少管我,因为我上学时成绩很好,并且从不惹事。想想,似乎我一直在“被教育遗忘的角落”里默默成长,并长成一个沉默寡言、与世无争的人。并且我的快乐,基本上来自于童年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的日子,那是一段与父母基本无关的日子,是我常常回忆起的美好时光。

  爬树,摸知了,逮青蛙,挖野菜,逃课去摘野果……与同龄人在一起,似乎无忧无虑,到今天也还保存着那份纯净无瑕的快乐,长大后,似乎再也没有体验过。

  教育,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重要。或者说,有意而为的教育,并不是决定孩子生命质量的关键。

    生命原本应该是自然的,孩子就应该无拘无束地奔跑,摔倒再爬起,他自然会记得摔倒很痛,会小心不再让自己摔倒。你不必一次次叮嘱他:“小心别摔倒了,会疼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经验教训,不能靠口传,必须自己去体验才会记忆深刻。

  我们不必时时以家长的身份自重、自居、自寻烦恼,其实,我们更多是陪伴孩子,他想用筷子吃饭就让他尝试吧,他想用牙签吃水果也没什么不可,偶尔提醒一句就好。至少在学前,让孩子充分地体会自由吧,上学后各种评价各种标准接踵而来,想想我都替孩子觉得慎得慌。

  童年是人一生的基础,一个欢乐而丰富的童年,会给孩子的一生打下明亮快乐的底色,也是长大幸福的源泉。

  我想,我应该减少对孩子的评价,就事说事地随口表扬一下,但无需过分强调他做得不好的地方,而是应该淡化,应该用不经意的语气鼓励他做好一点。

  我从没有想过要一个完美的孩子,目前来看小溪已经够善良、够懂事、够机灵,这就应该知足了,撇开我的标准,远离我的评价,我需要做的就是想想如何给他的童年留下更多欢乐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