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达的当天,博物馆正在展映一位荷兰青年导演的作品《海上梦境》,这是一部和中国上海息息相关的影片。影片采用三段式的结构,讲述了几个生活在上海的年轻人成长的故事。用光影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都市画卷,平凡中渗透着不一样的美丽。
导演戴荻:这是一部外国人拍的电影,很多人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对这一点感到惊讶,他们难以相信电影的导演,竟然不是上海本地人,因为里面有很多台词都是上海话,其实基本上都是普通话,和一些上海话影片的感觉也很本地化。
这样的一部影片竟然出自一位外国导演之手,多少让人有点意外。事实上导演戴荻一直就很关注中国,为了拍好这部影片,他在上海居住了将近三年。在博物馆另一个展厅还展出了他在上海生活的几年间所拍摄的一些照片,他对上海的观察细致入微。也许是被戴荻的执著真诚所打动,电影博物馆已经收购了这部影片在荷兰的发行权,越来越多的荷兰观众将会在影院内欣赏到这部影片。我们也衷心祝福帅气的戴荻,以及许许多多和他一样的年轻电影人能从这里放飞自己的电影梦想。
纪录片一直以来都是荷兰电影业的一大特色,直到20世纪60年代荷兰仍被看成是生产纪录片的传统国家。优秀的纪录片导演都不断涌现,他们使纪录片的技术和技巧臻于完美,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尤里斯·伊文思。
荷兰电影协会主席
克劳迪娅·兰兹伯格:非常有名是的,尤里斯·伊文思可以说是纪录片之父,可以说对于荷兰纪录片电影人来说,他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物,因为他的目标他的风格他的独立创作,我们至今还能从荷兰的纪录片文化中感受到这一点。
作为荷兰电影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伊文斯更为中国人熟知的是他与中国人民的友谊,究竟是什么让大师与中国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带着种种疑问,我们来到了尼美亨,1898年伊文思就出生在这里。
伊文思基金会主席安德烈·斯图夫肯斯介绍伊文思故居:这里就是伊文思出生的地方,你可以看到在一楼的门框上注明了,伊文思一家曾于十九世纪末住在这里,那时这里还是城市的郊区
现在已经是市中心了。
尼美亨是荷兰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据说它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个城市因为自身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重视历史资料和遗迹的保存,所以在这里出生和长大的电影大师伊文思从小就喜欢历史,他在纪录片中所表现出来的历史观,就是因为从小受到这座城市的影响而形成的。
在伊文斯的很多纪录片中,你都能感受到尼美亨这座古城的气息,而伊文斯与中国的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荷兰与东方的渊源。
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亚太区高级副总裁
马尼克斯?H?弗鲁特玛:我认为荷中两国的历史渊源,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比如1602年,也就是十七世纪初期,世界上首家跨国公司在荷兰诞生,也就是东印度公司自从那时开始,在中国与荷兰这个小国之间,就展开了紧密的商贸联系.
伊文思基金会主席安德烈·斯图夫肯斯:我认为尤里斯·伊文思和中国的渊源,源于他的童年时期,因为当时他的父亲拥有一家照相公司,并与荷兰的海外殖民地有贸易往来,也与中国有贸易往来,他们的照相器材和素材,有很多都被出口到了远东地区,因此他在早年就对这一地区有了概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