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红楼梦脂本 |
分类: 横扫红学界牛鬼蛇神 |
从“衍圣公孔继宗”
看“脂本”的伪劣
——程式、阿孟等网友的精彩议论
陈林先生:
我在三个版本的详细阅读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怪事。
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贾府上下祭祀宗祠时,程本有段正文“且说宝琴,是初次进贾祠观看。一面细细留神打量这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面悬一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特晋爵太傅前翰林掌院事王希献书”。两边有一副长联,写道: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也是王太傅所书。”而庚辰本将匾额和对联的提写人由王希献篡改为“衍圣公孔继宗书”。想必这又是狄葆贤的杰作吧!
何谓“衍圣公”?孔子的长子长孙这一脉也。且不说这个“孔继宗”是否真的是衍圣公,他有没有为小说中的贾府提写匾额和对联。我先来说明一下孔子家族后代的字辈排行,元代时孔子的第54代孔思晦(衍圣公)制定字辈排序,从他开始排序依次为“思、克、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其中由于“胤”字犯了雍正皇帝的名字胤禛的讳改为“衍”。故至此以后孔子的后代以及孟子、曾子和颜回的后代均严格按照此字辈起名,如清代康熙年间文学家孔尚任、民国时期“财神爷”孔祥熙、现代北大教授孔庆东、人民公仆孔繁森、钢琴家孔祥东、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等。从时间上分析,那位“继”字辈的“孔继宗”最早应该是清代中后期嘉道年间的人物,怎么可能跑到曹家所处的清代前期康雍时代,简直荒唐透顶!!
那些“红学家”到底是什么货色?他们认真地研读过《清史稿》没有?甚至有没有对号入座去查寻《孔氏家谱》了吗?这么明显的谬误难道他们一个都没有看出来吗?我实在不懂得他们被什么样的东西搞得头脑发昏,为什么放不下那臭架子?整个红学界呀!!而不是一、两个权威。而且还为如此“大乌龙”掩饰、鼓吹!你们的如此卑劣行径将永远成为历史的笑柄!!
(程式 发表:2007-10-21 13:40:11 )
既然继字辈的衍圣公叫孔继濩,是雍正年间的人。那么与小说正文所暗示的年份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与完全对不上号。
(程式 发表:2007-10-21 16:46:30 )
我现在将清代至民国孔门“衍圣公”一脉列举如下:
北宗山东曲阜
第65代孔胤植,字懋甲,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袭衍圣公,清顺治元年(1644年)封衍圣公。孔尚贤堂弟之子。
第66代孔兴燮,字起吕,清顺治五年(1648年)袭衍圣公。
第67代孔毓圻,字钟在,清康熙六年(1667年)袭衍圣公。
第68代孔传铎,字振路,清雍正元年(1723年)袭衍圣公。
第69代孔继濩,字体和,早卒,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追赠衍圣公。
第70代孔广棨,字京立,清雍正九年(1731年)袭衍圣公。
第71代孔昭焕,字显文,清乾隆九年(1744年)袭衍圣公。
第72代孔宪培,字养元,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袭衍圣公。
第73代孔庆镕,字陶甫,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袭衍圣公。孔宪培堂侄。
第74代孔繁灏,字文渊,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袭衍圣公。
第75代孔祥珂,字觐堂,清同治二年(1863年)袭衍圣公。
第76代孔令贻,字谷孙,清光绪三年(1877年)袭衍圣公,民国1914年封衍圣公。
第77代孔德成,字玉汝,1920年袭衍圣公,1935年改称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奉祀官以特任官待遇,现居台湾。
南宗浙江衢州
第65代衍圣公孔衍桢
第66代衍圣公孔兴燫
第67代衍圣公孔毓垣
第68代衍圣公孔传锦
第69代衍圣公孔继涛
第70代衍圣公孔广杓
第71代衍圣公孔昭烜
第72代衍圣公孔宪坤
第73代衍圣公孔庆仪
第74代衍圣公孔繁豪
第75代衍圣公孔祥楷
(阿孟 发表:2007-10-21 22:07:14 )
从孔门北宗和南宗的“衍圣公”世系表上看,根本没有“孔继宗”这个人。再从名字上看,清代无论南北两宗的孔氏后裔,除了名的第一个字严格按字辈排序外,第二个字均按“木、火、土、金、水”的排序严格起名,与明代皇室(朱氏)起名规矩相同。不过,清朝末年的社会风气有所变化,第二个字取名就比较随意了。
真不知道当年那些造假者将程本上匾额和对联的提写人由“特晋爵太傅前翰林掌院事王希献书”篡改为“衍圣公孔继宗书”是什么用意?简直是不伦不类!这条“狐狸尾巴”被揪了出来,看看那些“红学家”该如何狡辩和抵赖?
(阿孟 发表:2007-10-21 22:24:42
)
孔氏第69代衍圣公孔继濩,早卒,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追赠衍圣公。说明他在世时并未承袭“衍圣公”爵位,因此就算他要为某大家族提写匾额和对联,也决不可能在自己的名字前面书写“衍圣公”三个字。
况且,小说作者若真的要写“衍圣公”为贾府提写匾额和对联,岂能将“衍圣公”的名字写错?要知道,孔氏家族在封建社会的地位仅次于皇室,小说作者将孔氏“衍圣公”的名字写错实乃“不敬”,甚至是“大不敬”。
上述两点就足以见“脂批本”之荒谬!!造假者之可耻!!!
(新浪网友 发表:2007-10-22 11:45:36 )
(好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