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全面彻底破解200年红学悬疑 |
我如何破译红楼“时间密码”
之三
元春真实的生死日期
拙文破解200多年来困绕无数红楼爱好者和专家学者谜团的关键,在于揭示了120回小说情节之中隐藏并暗示的一个从1706年到1724年的真实年代序列。在拙文中,这个真实年代序列的推出,首先在于确证了元春真实的生死日期;然后,以元春真实的去世日期为基准,可以梳理出120回情节的真实年代序列,这个年代序列恰恰可以得到清代历法数据和信史文献资料的验证。
从后40回文本具体的描写来看,后40回的作者犯了一系列“明显的常识性错误”。按照正确的数值计算,元春只活了31岁,而不是第95回所写的43岁;按照《三命通会》既定的“算命规则”,元春正确的出生时间绝不是第86回所写的“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辛巳时”,而是“某年正月(寅月)壬子日辛亥时”;从后40回文本提供的时间线索来看,元春正确的死亡时间也不是第95回所写的“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后的十九日”,而是“某寅年十二月立春后的年底或某卯年年初”。
由于后40回的作者将第5回中元春的判词“虎兕(兔)相逢大梦归”明确描述成了“寅年丑月立春交卯年寅月”这个特征时间,通过逐年查证自康熙最后一次南巡的1707年到程甲本刊出的1791年之间的历法资料,结合曹家史料进行综合判断,我们就可以发现:后40回所暗示的元春的真实死亡日期是“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723年2月4日)立春之后(二十九日当天或雍正元年癸卯年正月初一)”。由这个死亡日期逆推,元春真实的出生时间就是“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时”(1692年2月18日),这个“八字”具有的命理特征才能最大程度地符合八十六回所写的算命内容,并且这个“壬子日”不是“大年初一”,而是“正月初二”。
由于小说第53回“元旦朝贺”等情节恰好以脂砚斋批语所总结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等“秘法”暗示了元春真实的出生日期的确是“正月初二”,而非“大年初一”,因此可以确认元春真实的出生时间一定是“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时”。如果元春真实的去世日期不是1723年,那么她真实的生日“某年正月壬子日”一定不会是“正月初二”。这证明第九十五回的确被作者隐藏并暗示了一个真实的年代1723年。以这个年代为基准,我们就可以“还原”出一份120回小说情节所隐藏的从1706年到1724年这样一个真实的年代序列。
(待续)
前一篇:我如何破译红楼“时间密码”(二)
后一篇:我如何破译红楼“时间密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