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因为我是如此如此的一个人,请看在老天爷的份上,不要把我和任何其他人混在一起。”
比如说民办大学的学生。
这是一个年轻新生代中比较特殊的知识阶层。尽管同样顶着“大学生”的头衔,却总处在一种十分尴尬的夹缝中,既不被在国立大学读书的同龄人所认同,也不为好多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所看重。就像“超出三世外,不在五行中”的孤魂野鬼。
其实这也不能埋怨谁,先不谈中国教育体制中的大锅饭、样板菜、填鸭式的知识灌输理念,单就从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和内容上来说,肯定是可以鉴定出一两条貌似精辟实际不言而喻的结论的,就像:
考上大学的孩子不一定都是精英,但考不上大学被划到民办高校“计划外”招生范围的孩子里肯定有一大部分是垃圾。
姑且不论一个人的资质如何,至少因为连最传统的人才考核都没有通过,他就有义务承担会被其他人当成“垃圾”的可能。
不罗嗦·李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事实上他毫不介意会有这样的结果。
他一直都深信:
是金子总要发光的,
是肥肉总要出油的,
是阳光总要灿烂的,
就算是垃圾,也是可以废物利用的。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时针压着赤道的轨迹周而复始的作着自转。
车轮碾过从宿舍到教学楼的水泥路面时,会发出寂寞的声响。
每天每天,按照固定的路线走到教室,上课或者自习,用相同表情看每天与自己擦身而过的不同的人,堆满笑意的脸上写着轻浮和不屑。
那时他还年轻,真的很年轻,年轻到可以丝毫不用去想掩饰自己的冲动、轻狂和桀骜,灵魂中棱角分明。
硕大无朋的欲望跟焦躁的执念让他像极了被关在罐头盒子里的老鼠,饥饿易怒。
骄傲的国王,
把自己的王冠遗落何方?
他王座上的尖顶,
可曾指示着启明之星所在的方向?
那些围绕他华丽城堡的围墙,
是否如他想象中的固若金汤?
生命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有些人始终都无法在给自己编织的梦里的获知答案。
尽管知道踽踽独行的追寻终究会无可避免地陷入寂寞,不罗嗦·李还是执拗地做着他认为正确的事情,只有不断的追寻,才能给他平淡无奇的生活赋予一些不明究理的意义。他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所以也就不去想,只要走下去,有一天肯定会走到终点的,走到那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开学的第二个周,学院的学生会开始面向大一新生招收新人。不罗嗦·李向团总支学生会递交了这样一份申请,尽管已经尽力收敛,但还是写的文采飞扬,骄傲之情不可遏止地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