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斯诺克世界纪录斯诺克得分纪录最低总得分纪录wst职业系列赛排名赛版冠军联赛 |
分类: 斯诺克说三道四 |
以前博文里关于斯诺克得分世界纪录的编写是这样的:
“16、单场比赛中球员的最低得分(除单局限时赛)
(1)所有排名赛
0分,艾哈迈德-赛义夫,2013鲁尔公开赛(小型排名赛)……
0分,约翰-希金斯,2014鲁尔公开赛……
(2)大型排名赛
2分,格雷姆-多特,2006年大奖赛小组赛,0-3负于丁俊晖。
注:这也得拜托于当时5局3胜的超短赛制。
(3)9局5胜制以上排名赛……”
以前主要先按赛事分类来搞,然后再按局数,现在不能这么搞了。主要是现在排名赛的局数不断突破新低。
以前排名赛局数制,9局5胜制打底,同时也是多数排名赛的标配。2006年和2007年两届大奖赛,资格赛和正赛都设置了小组赛,小组赛采用循环赛,每场比赛5局3胜。这也是排名赛首次出现循环赛,也是首次出现5局3胜的短局赛制。前文多特2分的排名赛低分纪录得以产生。2010年赫恩开始执掌世界斯诺克,大奖赛再次成为试验田。大奖赛更名为世界公开赛,从资格赛到半决赛,全部采用5局3胜制,决赛9局5胜。这是排名赛淘汰赛制下,首次采用5局3胜的短局制。而赫恩上台后,又设立了一堆小型排名赛,这些小型排名赛全程采用7局4胜制。
2016/17赛季,小型排名赛取消,一些保留的小型排名赛直接升格为排名赛(当时或称大型排名赛)。再加上本土系列赛的设立,7局4胜制,成为很多中低奖金排名赛的标配。2017年,单局限时赛成为排名赛,如此,不要说2分,0分都是家常便饭。不过,单局限时赛采用特殊赛制、特殊规则,所以在数据统计的时候,可以用常规赛制排名赛(这个概念本人生造,主要是在排名赛部分数据统计上排除单局限时赛)这一概念范畴,把单局限时赛踢出去。
到了2020/21赛季,疫情下为了弥补中国赛事的空缺,世界斯诺克又设立了两项新排名赛,其一是排名赛版的冠军联赛,其二是WST职业系列赛。排名赛版的冠军联赛,除了决赛,全程采用小组循环赛。循环赛中,所有场次比赛均采用最多4局制(比分分3种,3-0、3-1或2-2),这是常规赛制排名赛中,首次出现这种古怪的4局制,首次采用低于5局3胜的赛制;决赛采用5局3胜制,这也是目前常规赛制排名赛决赛采用的最短局数制。冠军联赛已经出现两场一方球员总得分为0分的场次。WST职业系列赛,则更进一步,全程采用多阶段循环赛,最后的冠军也是由第三阶段循环赛结果产生的。这是排名赛历史上,首次由循环赛产生冠军的赛制。而且循环赛全程采用3局2胜制,这也是目前常规赛制排名赛采用的最短局数制。在3局2胜制的比赛中,一方球员0得分的产生概率就更大了。目前已经结束了约1/3场次的比赛,一方球员总得分为0分的比赛已经出现了3场。而当0分场次不稀奇的情况下,该纪录的统计其实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现在单场比赛一方球员最低得分纪录,按局数制统计,并且在7局4胜制以上比赛中,尤其是排名赛,进行统计,相对有意义。这次,塞尔比的7分创造了11局6胜制比赛的最低得分记录,这个纪录估计能保持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