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巴斯和四连霸(1976)—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回顾19

标签:
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历史回顾里尔顿1976年世界锦标赛恩巴斯世锦赛 |
分类: 斯诺克世界锦标赛 |
四、恩巴斯和四连霸(1976)
(1976年世锦赛秩序册。第二张图片里记载了赛事的相关内容,页末的种子(seeds)一栏,显示了本届赛事的前八位种子,这八位按顺位排定签位。)
1. 排名制度初创
随着世锦赛参赛人数的增加,迫切需要建立一项制度来确定哪些球员需要打资格赛,哪些球员可以作为种子球员直接进入正赛。虽然之前也有确定种子球员的做法,但不系统不规范。1976年世锦赛前,为了确立本届世锦赛的种子,世界斯协(WPBSA)推出一项规范性的排名制度(Order of Merit)。该排名依据前三届世锦赛的战绩确定球员的积分、排名和种子顺位,积分安排为:冠军5分、亚军4分、四强3分、八强2分、十六强1分。世界斯协给23位有积分的球员进行排名,里尔顿、查尔顿和飓风希金斯分列前三位。另外,排名前14位的球员直接进入正赛16强,其余球员包括报名的新球员参加资格赛,争夺两个正赛名额。
1976年世锦赛结束后,世界斯协正式推出斯诺克世界排名(World Ranking),其制度设计和之前初创的排名制度一模一样。因此,1977年世锦赛是以排名赛名义开打的第一项排名赛,但是由于排名积分是往前倒推三届,所以从名义上,斯诺克界一致公认,1974年世锦赛是第一项排名赛。
一直到1982年世锦赛以前,每个赛季都只有世锦赛一项排名赛,排名制度也基本没有变化。1982/83赛季开始,由于新排名赛的加入,世界排名制度也随之变化;此后亦经过多次变革,演变成目前的奖金排名制度[1]。
2. 恩巴斯

随着斯诺克热度的持续升温,世锦赛迎来了更大的烟草巨鳄。英国的帝国烟草集团公司(Imperial Tobacco Group)以其旗下品牌“恩巴斯(Embassy)”开始对世界锦标赛进行冠名赞助,而且这一赞助就是30年,直到烟草广告禁令的实施。[2]

在烟草泛滥的年代,公众对烟草的危害性普遍认识不足。尽管有一些禁烟人士或组织有时会在比赛前抗议示威,但赛场内依然烟雾缭绕。一开始,观众球员一起吸,后来只允许球员吸。70年代最有名的三名球员,里尔顿、斯宾塞和飓风希金斯都是烟民。球员在赛场上抽烟,成了那个年代一道别样的赛场风景。
3. 四连霸

里尔顿继续狂飙,在第二轮甚至打了年轻的泰勒一个15-2,差点血洗的节奏;半决赛又大胜曼斯;决赛对阵飓风希金斯。而飓风则一路艰险,连续两场决胜局先后淘汰索本和斯宾塞,半决赛又险胜查尔顿,跌跌撞撞杀入决赛。

在一些短局的职业赛事中,飓风希金斯经常能战胜里尔顿,但打世锦赛,不是短程突击能搞定的。决赛,飓风2-0、4-2开局,但马上被里尔顿反超了。中间一度非常胶着,但随着里尔顿打出一波6连胜的小高潮,希金斯此后再也没有缩小分差。27-16,里尔顿豪情四连霸。

(1976年世锦赛决赛现场。)
决赛中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爱抱怨”的里尔顿,这次把抱怨的矛头对准了裁判。最后裁判比尔-蒂姆斯(Bill Timms)不得不“抱病退赛”,换成约翰-威廉姆斯执裁。世锦赛中,能把裁判埋汰出局的,估计也就里尔顿了。

注:
[1] 斯诺克排名制度的变迁,可以参阅:WPBSA世界排名系统变化史,http://www.weitiyuba.com/snooker/75019.html。
各赛季排名赛也可参阅本博:斯诺克各赛季排名赛一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a45bc0102xewi.html。
[2] 参阅:斯诺克烟草赞助的那些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a45bc0102y582.html。
本文图片来源繁杂,谨向图片版权所有者致以深深的歉意和谢意。
另,本文所涉图片均含较高法律风险,其他网站等如擅自转载,请自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