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世界新闻报锦标赛

标签:
世界新闻报锦标赛斯诺克古老赛事乔-戴维斯希金斯斯诺克赛事历史 |
分类: 斯诺克邀请赛事历史 |
提起《世界新闻报》(News of the World),对于稍微有些年头的斯诺克球迷,绝对不会陌生。2010年斯诺克世锦赛决赛在即,《世界新闻报》突爆猛料,视频中希金斯“畅谈”赌球。刹那间,斯诺克球坛阴云密布,就连世锦赛决赛也黯然失色。不过《世界新闻报》没把希金斯击倒,倒是一年后,《世界新闻报》自个深陷窃听门丑闻。为了平息英国民众的愤怒,默多克不得不把,这个具有160年历史的英国著名小报,直接封杀了事。《世界新闻报》死了,不过可能很少有球迷知道,这份小报60多年前曾经赞助举办过当时斯诺克的一项顶级赛事——世界新闻报锦标赛(News of the World Championship)。
1946年,斯诺克世锦赛15连冠后,斯诺克的带头大哥、当时45岁的乔-戴维斯(Joe Davis)从此退出世锦赛的争夺,把这个舞台留给他的胞弟弗雷德-戴维斯和一帮后辈们,自己开始周游世界各地,打一些表演赛。把戴维斯和《世界新闻报》扯一块,是缘于当时戴维斯是《世界新闻报》斯诺克专栏的作者。看到戴维斯在家闲着,《世界新闻报》的老板就想为戴维斯打造一项职业赛事。
1949年9月,首届世界新闻报锦标赛开幕,赛事总奖金1500英镑。9月首先进行的是B组的比赛,也就是A组正赛的资格赛,最后阿尔伯特-布朗(Albert Brown)在四位资格赛球员中胜出。10月A组正赛开始。正赛邀请了8位高手参加,除了乔和资格赛晋级的布朗,还包括世锦赛冠军沃尔特-唐纳森(Walter Donaldson)、贺瑞斯-林德勒姆(Horace Lindrum)、西德尼-史密斯(Sidney Smith)和约翰-普尔曼(John Pulman)。为了让赛事更有国际味,还邀请了南非冠军彼得-曼斯(Pieter Mans)和加拿大冠军乔治-切尼(George Chenier)。而乔的胞弟、世锦赛冠军弗雷德-戴维斯,因为对赛制有些不满,不像星期日帝国新闻报锦标赛那样采用一场6天的长赛制,因此没有参加首届赛事。比赛采用循环赛,每场比赛37局19胜制,打三天。同时为了让比赛更具有对抗性,比赛采用让分制,高水平球员对相对低水平球员每局让额定的分数。让分制在当时的比赛中比较常见,二战前的每日邮报金杯赛也采用让分制。而让分最多的主角当属乔-戴维斯,比如本届赛事,乔-戴维斯对每位球员均让分,每局让唐纳森7分,林德勒姆、史密斯和切尼20分,普尔曼21分,曼斯23分,布朗26分。经过三个月的比赛,到1950年1月赛事结束,乔-戴维斯6胜1负拿下冠军,唯一的负场是对阵让分最多的布朗。乔拿到500英镑奖金,算是相当不错的收入。
世界新闻报锦标赛,一直举办了整整十届,横贯整个50年代。在让分制的赛制下,乔-戴维斯拿下了三届冠军(1950,1953,1956,不含1959年),相当不易。乔-戴维斯并在1950年的比赛中,打出当时职业赛事的单杆最高分,146分。由于乔-戴维斯在世锦赛的缺席,加上世锦赛在1952年后停办,因此不少人认为,乔-戴维斯参加的世界新闻报锦标赛,其重要性甚至超越世锦赛。
不过,随着斯诺克赛事在50年代末期的没落,世界新闻报锦标赛也呈逐渐衰落的态势。从1956年起,赛事规模缩减为6人;而到了1958年的秋冬季赛事,赛事规模缩减到4人,局数也从37局制缩减为13局制。此后,在1959年,还举办了一届赛事,但该赛事的规则已经超出了常规斯诺克的范畴。在乔-戴维斯的提议下,增加了两个彩球,8分的橙色球和10分的紫色球,单杆满分可达到210分。不过,乔的此项斯诺克改革也只试行了一次就告终了。随后,赛事彻底停摆。
相关维基链接: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ws_of_the_World_Snooker_Tournament。
附录:斯诺克世界新闻报锦标赛历届冠亚军。
年份 | 冠军 | 亚军 | 人数 |
1950 | 乔-戴维斯 | 西德尼-史密斯 | 8 |
1951 | 亚历克-布朗 | 约翰-普尔曼 | 8 |
1952 | 西德尼-史密斯 | 阿尔伯特-布朗 | 9 |
1953 | 乔-戴维斯 | 杰基-雷 | 8 |
1954 | 约翰-普尔曼 | 乔-戴维斯 | 9 |
1955 | 杰基-雷 | 乔-戴维斯 | 9 |
1956 | 乔-戴维斯 | 弗雷德-戴维斯 | 6 |
1957 | 约翰-普尔曼 | 弗雷德-戴维斯 | 6 |
1958 | 弗雷德-戴维斯 | 约翰-普尔曼 | 6 |
1958 | 弗雷德-戴维斯 | 乔-戴维斯 | 4 |
1959 | 乔-戴维斯 | 弗雷德-戴维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