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马耳他大奖赛
标签:
斯诺克马耳他大奖赛malta-grand-prix斯诺克排名赛亨德利147马耳他杯 |
分类: 斯诺克排名赛事历史 |
(快枪德拉高)
马耳他是地中海上的弹丸岛国,但却拥有良好的斯诺克传统。随着本土球员著名快枪托尼-德拉高(Tony Drago)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岛国的斯诺克热情。1994年,马耳他首次举办斯诺克职业赛事,即马耳他大奖赛。此后至2008年,几乎每年都有斯诺克职业赛事落地马耳他;除了马耳他大奖赛,主要还包括在马耳他举办的四届欧洲公开赛和四届马耳他杯;1995/96赛季,马耳他甚至一度举办了三项职业赛事【1】。
斯诺克马耳他大奖赛(Malta Grand Prix),从1994年至2001年一共举办了七届,除了2000年为排名赛外,其余皆为邀请赛。烟草品牌乐富门(Rothmans)冠名赞助了全部七届赛事。快枪德拉高参加了全部七届赛事。
1994年首届马耳他大奖赛,12名球员获邀参加,包括四位当时世界排名前16的球员,如帕洛特、艾伯顿、乔-斯威尔和德拉高,另外还邀请了斯诺克女皇艾莉森-费雪,费雪首轮赢了吉拉德-格林。其中8位球员先进行一轮比赛,胜者进入八强。本土人气王德拉高不负众望杀入决赛,并率先拿到赛点,最终却被帕洛特逆转。
首届冠军奖金只有4000英镑。
1995年马耳他大奖赛,赛制与往年相同,达赫迪、艾伯顿、希金斯等获邀参加,最后决赛,艾伯顿击败年轻的希金斯获得冠军。
1996年马耳他大奖赛,奈吉尔-邦德和马克-威廉姆斯获邀参加。本土德拉高半决赛淘汰威廉姆斯再入决赛,但决赛不敌1995年世锦赛亚军邦德。
1997年马耳他大奖赛,参赛人数为8人。希金斯再度参赛,决赛败于达赫迪。
1998年马耳他大奖赛,邀请到了5位大牌,亨德利、怀特、达赫迪、希金斯和威廉姆斯。最后决赛,亨德利决胜局险胜达赫迪夺冠。
(马耳他大奖赛夺冠的达赫迪。图片尚待进一步确认。)
2000年,马耳他大奖赛升格为排名赛,赛期由赛季前半程转为后半程。32位球员到马耳他参加正赛,半决赛达赫迪和威廉姆斯分别击败斯蒂芬-李和傅家俊进入决赛。连续三届杀入决赛的达赫迪,最后阶段连胜6局夺冠,并获得5万英镑的冠军奖金。
不过马耳他大奖赛仅办了一届排名赛,次年就又转为邀请赛。2001年赛事,邀请了12位球员,除了1998年的5位,还包括保罗-亨特、史蒂文斯、斯蒂芬-李等球员。12位球员分四组打循环,小组头名进入半决赛。最后亨德利和威廉姆斯杀入决赛,决赛第三局,亨德利刷出个人第8杆147满分杆(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wOTU3Njg0.html),此后又连赢5局狂胜马威,拿到1万英镑的冠军奖金。
此后,赛事停摆。马耳他的职业赛事先后被欧洲公开赛和马耳他杯接管。关于后者可参见:
斯诺克欧洲公开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a45bc0102vbaq.html;
斯诺克马耳他杯,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a45bc0102vbc5.html。
注:
马耳他大奖赛维基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Malta_Grand_Prix。
附录:马耳他大奖赛历届冠亚军等信息。
| 年份 | 冠军 | 亚军 | 比分 | 奖金£ | 赛季 | 赛地 |
| 邀请赛 | ||||||
| 1994 | 约翰-帕洛特 | 托尼-德拉高 | 7-6 | 4000 | 1994/95 | 马-瓦莱塔 |
| 1995 | 彼得-艾伯顿 | 约翰-希金斯 | 7-4 | 4000 | 1995/96 | 马-瓦莱塔 |
| 1996 | 奈吉尔-邦德 | 托尼-德拉高 | 7-3 | 4000 | 1996/97 | 马-瓦莱塔 |
| 1997 | 肯-达赫迪 | 约翰-希金斯 | 7-5 | 4000 | 1997/98 | 马-瓦莱塔 |
| 1998 | 斯蒂芬-亨德利 | 肯-达赫迪 | 7-6 | 6000 | 1998/99 | 马-瓦莱塔 |
| ★ 排名赛 | ||||||
| 2000 | 肯-达赫迪 | 马克-威廉姆斯 | 9-3 | 50000 | 1999/00 | 马-瓦莱塔 |
| 邀请赛 | ||||||
| 2001 | 斯蒂芬-亨德利 | 马克-威廉姆斯 | 7-1 | 10000 | 2000/01 | 马-瓦莱塔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