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斯诺克说三道四 |
今天拜读了欧神(oyosan)的新浪博文: “官方“世界排名”与非官方“临时排名”的差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a2f7a50102ea3g.html,深感现在排名制度所带来的纠结。就相关问题,欧神的博文已经解释的相当透彻了。这里,俺也不妨罗嗦几句。
在赫恩上台前,WS官网公布两个排名,即 “官方排名(official ranking)”“临时排名(provisional ranking)”。官方排名在整个赛季不会有任何变化,世锦赛结束后产生下赛季的官方排名。官方排名是球员的正式世界排名,同时也是整个赛季各大排名赛包括大师赛的种子排名,也就是在那时,官方排名、世界排名和种子排名【1】都是一个排名,很容易理解,也不会产生混乱。当时的临时排名,每个排名赛结束后,都会有变动,但它没有实际效用,不影响种子排名,只是反映将来官方排名发展的动向。等到赛季结束,临时排名就会与官方排名相一致。
2010/11赛季,赫恩上台后,排名制度大幅度改革,实行滚动排名,排名制度也变得复杂起来,人们对排名制度的理解也产生不小的争议。目前WS官网已经没有了“官方排名”“临时排名”之分,取而代之的是世界排名(world ranking)和种子排名(seeding list)。世界排名,官网会在各大排名赛后公布,有时也会在PTC站赛后公布。怎么理解这个世界排名,也是目前纠结的地方。很多排名赛后公布的世界排名,就比如现在上海大师赛后公布的世界排名,它几乎没有实际效用,因为它不确定之后各大排名赛的球员种子排名,所以它是个虚名,球员不大关心,很多专业网站不大关心,很多球迷、特别是那些专业级球迷似乎也不大关心。真正对球员实际利益有影响的、有实际效用的是赛季各个节点的种子排名【2】。当然,在赛季规定的各个节点后公布的排名,这两个排名是一致的,但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会产生一些混乱,特别是名分上的混乱。
首先是俺所关心的数据统计上的混乱。打个比方,纯属虚构,小丁在上海大师赛后的世界排名上登顶,但他没有在之前或之后的种子排名上登顶,那么小丁算是拿过世界第一么?目前,不少网站在数据统计上,倾向于认为,只有登顶过种子排名,才算是真正拿过世界第一。但这肯定会有人反对,那世界排名算什么涅?
其次还有些细节问题,就比如欧神在其博文和微博上提到的,赛事组办方怎么来称呼球员的排名,按哪个排名安排球员的座位等问题。欧神的观点似乎认为,应该用球员最新的世界排名,而不用该赛事的种子排名,并提出相关的例证【3】,但俺还是存在疑惑,这个例证是否具有普适性?再者假设出现这种情况,那组办方该如何处理:A是该赛正赛的种子球员,但其最新的世界排名却低于B(资格赛球员),两人在首轮对上,怎么安排位置呢?世界排名低的种子球员先出场,而世界排名高的非种子球员后出场?总是有些怪吧。
上面这些问题只涉关名分问题,与球员的实际效益几乎没有直接关系。但有时候,对有些人,名分可能是件大事。
注:
【1】当然具体赛事的种子排名会有些微调,因为按规定,赛事的卫冕冠军,无论其排名有多低,肯定直接享受TOP16的待遇直接进正赛,而且还会被列为该赛事的1号种子。这个问题,当下同样适用。
【2】这也体现在,像PROSNOOKERBLOG,Snooker Org等网站热衷计算下一节点前球员的临时种子排名(Snooker Org称之为“provisional seedings”,个人以为贴切。)
【3】@oyosan:世锦赛决赛,奥沙利文享受了后出场和居左等高排名待遇。如果按照世锦赛种子序位发布时的排名(威尔士后的结算点),他要低于卡特。但BBC作为这一领域的权威机构,不可能心血来潮临时调换位置,他们与WPBSA肯定沟通过,采用了中国公开赛后最新的世界排名。今年的英锦赛,BBC是否还会这么安排?
201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