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斯诺克说三道四 |
虽然没能看到直播,不过第二天的北京体育台播放了长达六小时的录播,使吾等有幸目睹史上全新赛事强力斯诺克(Power Snooker)的真容。
经过一天8场比赛的角逐,首届强力斯诺克在球迷的喧闹声中落幕。决赛罗尼-奥沙利文轰出两杆破百,获得150分的额外奖励,并以恐怖的572高分击败小丁夺冠。因强力斯诺克的特殊规则,难怪很多人认为这项比赛是专门为罗尼打造的。罗尼也不吝对强力斯诺克的赞美,称其代表着斯诺克的未来。不过强力斯诺克真的是斯诺克的未来吗?
看这个比赛,最直观的感受是:是比赛,更是娱乐。其中一明证是,从来没有看到小丁在比赛中这么放松的绽放笑容。强力斯诺克可以娱乐,甚至应当娱乐,但怎么把排名赛也给娱乐了?恐怕很难。竞技是竞技,娱乐是娱乐,俺不是说两者水火不容,但没有排名赛作为基石,娱乐最后只能成为一小帮球员的江湖走秀,因为并不是所有球员都有罗尼那样的才气和人气。人家NBA全明星赛也不是天天打的,一年也就那么一次;网球四大满贯也不是靠娱乐吸引眼球的。所以,斯诺克排名赛可以娱乐,但只能是佐料。问题是世界斯诺克协会(WPBSA)怎么做好这份佐料。现在的排名赛不少比赛确实有些沉闷,但观众大呼小叫、载歌载舞就能让比赛鲜活了?说不定,球员专注力不能集中,失误增多,比赛更拖沓、更难看,到时候观众不是大呼小叫,而是起哄骂娘了。毕竟排名赛不是Power Snooker,球员要挣分挣钱争排名,因此首要的选择是赢,哪怕赢得很难看。按本次强力斯诺克的比赛规则,领先一方拖延时间的最好方法就是故意不打进黑球,让对手去折腾吧。虽然本届Power Snooker没有明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但放在排名赛上可难说。
不管娱乐不娱乐,强力斯诺克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就是要吸引更多的客人,而最重要的客人是电视转播。但要吸引电视转播,光花枝招展还不够,还得瘦身。电视转播最怕比赛没完没了,时间不可控。因此,强力斯诺克不仅对出杆限时,而且还要对整场比赛限时。出杆限时不是新玩意,联盟杯都已经玩了很多年,只不过强力斯诺克用时更短,20秒一杆。但按强力斯诺克的全新玩法,在强力击打时间,10秒出杆都显得奢侈。但这样的比赛规制直接移植到排名赛,恐怕还很遥远。不过,WPBSA还是应当考虑在排名赛上以抽签方式安排部分场次比赛试点引进联盟杯的出杆限时规则,这样至少让转播方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即使出杆限时,也不能杜绝比赛时间的不可控,因此强力斯诺克索性再来个比赛限时。但这个规则,抛却其本身可能存在的规则漏洞,而且必须建立在出杆限时的基础上,因此被排名赛采纳,时间似乎更为遥远。尽管如此,斯诺克目前面临的一大任务就是缩短比赛时间,对此目前最简易可行的办法就是缩短比赛局数。之前,世界公开赛的5局3胜的短局比赛,俺以为就是很好的尝试。当初很多人担心包括俺,这样的超短局会爆发黑马,但事实证明,进入四强的全是现TOP16的球员。所以现在很多排名赛,都可以改为7局4胜制,这样一场比赛基本上都可以控制在两小时以内,从而电视转播的热情也会大大增加。(参见俺一年半前的文章:斯诺克运动改革建议,http://q.sohu.com/forum/4/topic/6006761。)
最后说句题外话,本届强力斯诺克颁奖的时候,上来颁奖的同志叫Rod Gunner,是强力斯诺克规则的创导人。而北京台的主持硬生生说成了WPBSA的主席巴里-赫恩。咋看,这两人也不像啊。唉,有点丢首都人民的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