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风筝的人》

(2008-11-18 22:11:00)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

http://185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1/18/22/10/11e581fac22g214.jpg

  初次知道阿富汗是在初中学地理的时候,从地形上看,这个长得像火腿的内陆国家肯定很干旱,黄不拉叽的群山绵延不绝。工作后,阿富汗出了塔利班,是一帮不准看电视的家伙。再后来,想到阿富汗就想到了拉登,一个满脸胡子的老头躲在阿富汗的某个犄角旮旯,地球人都知道这老头的头最值钱。现在,在一本阿富汗人写的小说里又见识了这个国家,一个路上有惊慌的国度。

小说的故事写的委婉、曲折和苦涩,讲到了忠诚与背叛、真实与谎言、勇气与怯懦,纯洁与卑琐。除了两位主人公,小说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那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以前新闻里的塔利班是一帮原教旨主义者,严格奉行《可兰经》教义,不准娱乐不准看电视。但他们具体干了什么,我不晓得,不过有一件事俺记得很清楚。有一天在电视里,塔利班一炮把世界上最高的立佛——巴米扬大佛轰个踪迹全无。那场景绝对触目惊心。但小说里讲了一段更触目惊心的事情,在足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时,在明晃晃的太阳底下,塔利班把两个触犯教义的通奸男女活活用石头砸死,然后比赛继续。

我不能搞明白宗教到底是什么,也不明白原教旨主义到底是好是坏。我喜欢国家的法律应当被严格执行,但我好像不喜欢一项纯粹的教义被严格执行,我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觉得法律是世俗的,而教义有可能是非世俗的。但世俗的又不一定是好的。

小说了也讲到了种族,其实无论种族也好,原教旨也好,都反映了人类的某种偏好,对纯粹的偏好。对纯粹的偏好可能能让世界进步或者让个人升华,变成一个纯洁的人。小说里有一句话很有意思,“他(哈桑)真是纯洁的该死,跟他在一起,你永远觉得自己是一个骗子”。对纯粹的偏好有时也可能只是偏好而已,就像有人喜欢一条纯种的阿拉斯加雪橇狗。但每想到纯种的雪橇狗,俺就会想到纯种的雅利安人。希特勒喜欢纯种的雅利安人,为此他要把另外一个民族给灭了。希特勒已经死了,但即使半个世纪后,还有很多人在紧紧跟随希特勒的偏好,为此卢旺达某个族人被屠杀掉100万。小说里的一个反派人物就是希特勒的忠实粉丝,他后来成了塔利班。

我无意诋毁塔利班,因为我不了解。我也不了解伊斯兰教,我只知道在伊斯兰教里也有基督教旧约里的亚伯拉罕献子的故事。但我想说的是,在以上帝或安拉的名义在严格执行纯粹教义的时候,人们应该想到,人子耶稣说过一句话,要爱人如己。

补:这本小说已经拍成电影了,在网上有荡。不过俺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看过小说,再看电影,难免会戴上比较的眼镜。而且觉得,尤其是小说的前面一段,主人公与哈桑的童年,电影语言叙述起来,可能不像小说来的精到。前一阵,俺家的小猪看了小说《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看后再看电影,除了电影油画般的色调,在情节叙述上觉得不如小说细致。

http://185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1/20/12/12/11e6059e646g215.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