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断断续续看了几集《大明王朝》。
对于明朝的历史,印象中除了朝代前后的两次造反,就数东厂的阉党了。片里的这帮没根的家伙,假借着对嘉靖老儿的一个忠字,果然嚣张,整起人来,狠字当头。但每个朝代,即使坏到了极点,也总有那么几个贤人,甚至还产生了海瑞这样的极端异数,清廉的一塌糊涂,还备好了棺材,冒死直谏。
但一个海瑞是救不了大明朝的。当一个政府烂透了的时候,在腐朽的制度框架内,不要说一个海瑞,就是十个海瑞,甚至是一个所谓的明君,也是没辙的。汉末,王莽篡位,王莽本人厉行节俭,以身作则,推行新政,但最终还不是弄得全国各地烽烟四起。
有一点点奇怪,在这样的一个腐朽国家,大明的国民生产总值肯定在当时的世界,排名No.1。也许是当时的中国太大了,也许亦是当时的贪官污吏太多了,贪的愈是变本加厉,劳动人民就愈是需要变本加厉的促进生产力,多多的生产money,因为大家知道,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money能改变一切,能够与公平正义作等价交换。因此,贪官污吏
但这样的所谓促进生产力,不知能维持多久。嘉靖1566,但早在十三世纪,西方的一个弹丸小国就产生了一个限制王权的自由大宪章。几百年后,就是这样一个弹丸小国,以一支小小的舰队,就把庞大的大清帝国打得满地找牙。
海瑞是大明朝政府的招牌,再腐朽的政府也不会说,腐朽就是好的。因此,海瑞总是大难不死,因为招牌总还是需要的。当然,在腐朽的制度不能改进的时候,对于劳动人民来说,有一个海瑞总比没海瑞要好。好东西,多多益善。说不定,一百个乃至一千个海瑞,就很可能改变腐朽的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