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还好,张同学的电影不算很难看。当然,这也要感谢以前陈同学的贡献。我想,所有经过陈同学无极锤炼的劳动人民,对以后各位同学的各类大片,都不会再有极度失落的心理扭曲了。
不过,那些冯同学、张同学们,也不要暗自窃喜。不要以为有了陈同学的零分高考作文,自己考个三四十分就屁颠屁颠了。
殊不知,陈同学的鸭蛋作文,对于我国的电影事业、电影评论事业,尤其是对于我国的网络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没有无极,就没有胡搞同学的馒头血案,就没有我国欣欣向荣的民间网络文化!就此贡献,冯、张两位同学的吃饭和虐花,是不能与陈同学的馒头相提并论的。因此,不能不怀疑,当初陈同学蒸馒头的时候,是别有用心的。否则,怎么会叫无极呢?
还是扯扯张同学的黄金甲吧。
终于算是看到了一个还算讲的明白的故事。张同学深刻的领悟到,一个大片,即使再大再花,还是要有一个故事撑着的。
要讲一个好故事,要好好地讲一个故事,要让劳动人民耐心地、进而乐滋滋地听你把故事讲完,这很重要。在这一点上,张同学认真汲取了前两位同学的经验教训。陈同学的馒头就在于错误的低估了劳动人民的解读能力,讲这样一个低能的故事,简直就是在贬损劳动人民吗。劳动人民很生气,后果果然很严重!冯同学的晚饭,则是错误地高估了劳动人民的解读能力,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弄得支离破碎、坑坑洼洼。冯同学耍了一把后现代,劳动人民就云里雾里了。
这次,张同学学好了。故事中规中矩,讲的也中规中矩。能讲到这样,俺也不能再要求什么了。故事老套不老套,这也没啥,很多牛人的牛电影,讲的故事也很古老啊。况且,张同学关心的重点根本就不在这上面。对于张同学而言,一个大片,故事讲的过去就可以了,就像他折腾什么歌剧《图兰多》云云。
关键是场面!是气势!是色彩!是影像的冲击力!!
不过,很遗憾,张同学用力过猛了。整个画面满当当的,还晃眼的很那。是不是张同学的审美能力退步了?还是要为中国的眼镜事业作贡献,嫌劳动人民戴眼镜的太少了?
还有一点,俺要批评张同学的,那就是张同学极度的铺张浪费。因此,劳动人民值得庆幸的是,张同学不是古代的那些帝王。否则,张同学有如此的审美要求,古代的劳动人民不知道要被刮掉多少的民脂民膏啊!
最后,替那些菊花说句话,张同学,你把我们蹂躏的太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