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催眠屋的罪恶》

(2007-08-27 10:32:00)
标签:

杂谈

分类: 电影

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8/27/10/25/1153f2cd247.jpg

(061206)

昨晚打开电视,本想看一会亚运会羽毛球男团决赛,一换台到央6,央6刚开始放这个原声影片,《催眠屋的罪恶》(the Sleep Room)。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字,而且旁边的字幕还印着是老美的片子,兴趣大减。但看了一会,觉得这片子的调子有点怪,于是继续。继续的结果就是最后把整个片子都看完了,片子分上下两部,nn的够长,害的俄从10点一直看到一点多。还好,今天不用上课。

影片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

影片上部,故事发生在五十年代,场所在一家加拿大的精神病院。医院由于资金紧张需要赞助,但赞助需要吸引人的项目。医院主任卡梅隆医生偶然发现让病人强迫地反复地听一句话好象有些效果。于是开始让医院的精神病人作为试体,强迫实施这种鸟样的治疗措施。病人被强迫戴上带耳机的头盔,一天到晚反反复复听一句话,对反抗的病人注射大量的迷幻药物,以期清除病人脑袋里所谓不健康的念头。实验的方法残忍恐怖。但卡梅隆的所谓治疗措施果然为他赢得了一项秘密的赞助,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赞助。美国中央情报局希望借助他的试验实现他们对异己分子的洗脑计划。(当时的美国正处在麦卡锡时代,对共党分子的镇压如火如荼。)

但这项措施最后被证明失败。卡梅隆又开始用强电流电击病人脑袋的残忍措施继续进行他的洗脑试验。其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明知试验反人道的情况下继续其秘密赞助。医院里绝大多数活生生的精神病人最后一个个变成了木头。实验最后暴露,卡梅隆逃走,其后病死。

影片上半部精神病院的恐怖场景令人震惊,简直是一个人间地狱。其恐怖程度,个人感觉超过《飞越疯人院》和《追捕》。清除记忆,清除思想,洗脑,这些都是专制和压迫的典型且极端的产物。它从精神上消灭了人作为人的存在。想到了奥威尔的《1984》。

上半部结束,我家小猪睡觉。睡前,小猪道,以后我要是变成精神病人,千万别送我到精神病院。

影片下半部,时间到了80年代,美国的里根时期。9名受害人找到美国的一个著名民权律师拉夫,准备要起诉美国中央情报局,诉民事侵权。老拉夫和他的女助手律师康罗维接手了这起案子。但案子的取证异常艰难。他们请求加拿大政府的协助,但加拿大政府推委扯皮,因为这起事件其实也暗中得到了当时加拿大政府的默许和认可。同时也因为牵涉政府间关系、国家声誉、国家秘密等原因,取证困难重重。但两位律师的职业精神和操守令人尊敬,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相对充分有效的证据,诉讼得以展开。

在漫长的取证及诉讼期间,拉夫心脏病发作住院治疗。一名原告期间也因病死亡。

诉讼最后,美国中央情报局请求调解,答应赔偿。女律师坚持要把诉讼进行到底,因为案子有胜诉的把握。但卧病在床的拉夫还是建议接受调解和赔偿。说的理由很实在,这个案子如果要进行到底,会拖上好几年的时间,虽然案子最终可能会胜诉,但期间有些原告可能会死去,对他们而言,能够获得赔偿是现实的需求。

在征得原告的同意后,案子最终调解解决,8名原告获得了75万美元的赔偿。之后,加拿大政府对所有的受害者也给予了每人10万加元的补偿。

影片虽长,但还是很值得一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